(通讯员:范检兰、徐子楚、蔡报陶)近日,九江学院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红方砖”实践队近日赴湖口县流芳乡,开展以“弘扬抗洪精神,筑牢信仰之桥”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队员们在历史场馆感悟革命火种,在乡野田埂聆听抗洪故事,在校园课堂播撒精神种子,让抗洪精神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时代光芒。
历史场馆里的精神对话:从革命火种到抗洪丰碑
实践队走进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纪念馆。馆内1928年的文献资料与“革命必胜”的血书复刻件,再现了革命先烈“守护火种”的坚定信仰。当队员们看到会议记录中“即使只剩一人,也要守护革命火种”的誓言,与九八抗洪“人在堤在”的精神遥相呼应时,深刻体会到精神谱系的传承力量。在纪念碑前默哀后,队员们用影像记录让青砖黛瓦的纪念馆与长江大堤防汛墙在镜头中形成“历史与现实”的精神坐标。


乡野田埂间的传承实践:抗洪老兵口述岁月担当
实践队深入长江沿岸防汛重点村,向村民普及防汛知识,为独居老人讲解应急避险技巧。在拜访九八抗洪老兵时,老人回忆“村民手挽手拴在堤上,绳子断了三次人未散”的场景,其布满老茧的双手与沙哑的讲述,让队员们真切感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内核。实践队还发放自制防汛手册,用方言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信仰堤坝在躬身实践中愈发坚固。


校园课堂里的薪火相传:防汛教育点亮少年心田
在流芳中学的“防汛课”上,实践队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向学生讲述1998年湖口长江干堤抢险故事。队员范检兰以“管涌险情如何应对”等问题引导思考,发放的自制宣传册中,抗洪英雄事迹与防汛知识图文并茂。当学生们说出“洪水会过去,但守护的勇气永远在”时,抗洪精神的种子已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教室窗外的长江大堤防汛墙与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相映成辉。


此次实践如同一座信仰之桥:一端连接着1928年革命先辈的火种传承,一端系紧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红方砖”实践队用脚步丈量精神谱系,让中共江西二大的革命精神与抗洪精神形成谱系化传承。正如指导老师谢彬所言:“青年一代要接过精神接力棒,让抗洪精神在乡村振兴、防汛救灾中持续绽放时代价值。”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前行,在精神谱系的传承路上充分发挥青春力量。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