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推恩令漫画版》上市一周便狂销30万本 背后有何奥秘?


 大江网   2025-07-04 14:48:08 来源:三环出版社 编辑:欧阳百惠 作者:付晓聪
[浏览字号: ]

      现象级破圈!由贝拉熊和三环出版社倾心打造的《推恩令漫画版》震撼上市,首周即销售10万套(合30万本),后又紧急加印5万套。这套以治国方略为内核、精致漫画为载体的启蒙读物,正掀起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的新浪潮。

      你可能好奇:什么是“推恩令”?汉武帝时期,各诸侯势力强大,多次叛乱,威胁中央集权。对此,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所有儿子(而非仅传嫡长子)。由于封地广分,不久后诸侯力量瓦解,中央权威得以巩固。本书正是对推恩令实施历史的生动特写。书中浓缩12条推恩奇谋,荟萃45则智慧典故,提炼90个处世心法,仅售39.8元,为6—14岁的孩子量身定做!

      好书畅销,离不开出品方的高端营销打法。首先,通过短视频赢得第一波流量,快速打出2万的基础销量;其次,结合KOC(关键意见消费者)、直播达人,做进一步的产品曝光;然后,在社群推流,同时在小红书种草,提高产品的认知度;接着,传统电商持续接流,形成全域打法;最后,通过“高产品销量链接+高认知度+用户好评”反向撬动头部KOL(关键意见领袖)客户。

      好书畅销,也离不开产品本身的精神内核。为什么强烈推荐孩子读这版《推恩令》?

      因为孩子要成长。

      一套漫画,三大篇章。《推恩令漫画版》紧扣家长对孩子全面发展的核心需求,一书分三册,每册一堂课。《修身篇》是德商课,提升孩子综合素养;《谋略篇》是智商课,助力孩子开智;《博弈篇》是情商课,鼓励孩子社交。读这套书,孩子能跟着文圣孔子学修身,跟着兵圣孙子学谋略,跟着铁嘴张仪学博弈,可谓一书在手,成长无忧。

      因为孩子怕古文。

      一部现代漫画,尽揽古籍精华,这套书简直就是孩子的“文言文救星”!书中收录了《论语》《孟子》《韩非子》《荀子》等诸子百家核心语录,引用了《史记》《后汉书》《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等权威史籍资料,荟萃了《弟子规》《童子礼》《三字经》等著作精华观点。还有惊喜——这套书无缝对接课本,收录了语文课文中的必背名言,并通过文白对照、历史再现的形式,让孩子笑背古诗文,逐步粉碎孩子对文言文的恐惧!

      因为孩子爱故事。

      这套书有什么魅力让孩子越读越有味?它文化底蕴像专著,故事情节胜武侠。且看几个精彩片段——孙武三令五申,所向披靡;赵括纸上谈兵,终遭惨败。廉颇负荆请罪,知错能改;王导错杀伯仁,抱憾终生。魏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吕岱从善如流,虚怀若谷。黄香替父温席,一片孝心;赵后舍子救国,深明大义……本书精编了历代名人的趣闻轶事,让孩子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于无声处为孩子塑造人格、陶冶情操。

      下面摘录了两位家长对《推恩令漫画版》的暖心评价——

      家长甲:“真是没想到!豆豆以前一提历史课就蔫儿,现在可好,抱着这套《推恩令》简直入迷!更惊喜的是,期末他的语文和历史都提升了十多分。好几次在饭桌上,他眼巴巴等着插话,就为了给我们讲刚看的故事。这书真给力,必须点赞!强推!”

      家长乙:“真的很感谢这套《推恩令》!给莹宝买这套书时,只当是普通的休闲漫画,没想到它竟然给我带来惊喜!莹宝一拿到手就挪不开眼,三天工夫就读完了。让人暖心的是,莹宝平时安安静静,这几天居然主动打开了话匣子,连学校里的小事都愿意跟我们讲了。”

      看历史风云,品经典语录,学处世修身,悟智策奇谋。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恩威并施,抚平四方诸侯;三环社出版的《推恩令》,雅俗共赏,引领时代风气。愿少年读者执此卷而启智,阅经典而明理,习修身以砺志。让尘封两千年的推恩奇谋,陪伴Z世代茁壮成长!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