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去年4月以来,秀峰瀑布网上浏览量超10亿——

爆款视频带热庐山文旅经济


 大江网   2025-06-10 10:29:44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刘薇 作者:徐黎明
[浏览字号: ]

    主播们在庐山秀峰景区龙潭景点直播。通讯员 韩俊烜摄

      6月8日清晨,一场大雨过后,庐山市秀峰景区的瀑布倾泻而下,抖音主播“木子月半”经过一天守候,再次拍到了气势磅礴的瀑布画面。这几年,仅庐山瀑布的场景,“木子月半”就拍了近万条。

      去年12月,庐山市网络媒体联合会正式成立,这是该市整合网络媒体力量,构建庐山网络主播、名人矩阵的一个举措。会员们在网络上多点发力,让庐山秀峰瀑布一度登顶抖音热榜第一,也让鄱阳湖草海等自然景观在网上持续火爆。

      “会员们都说,有了联合会这个娘家,感觉找到了回家的路。”抖音号“庐山小师兄”的运营者宋子文是庐山市网络媒体联合会秘书长,他说,去年国庆节前后,鄱阳湖“布鲁威斯号”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迅速在网络走红。当地政府趁热打铁,将其打造为网红打卡点,主动邀请多名“网红”前来助阵造势,并将其作为试点,为“网红”颁发文旅推广大使聘书,与自媒体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这两年,庐山市鼓励引导网络人士深耕内容创作,结合各自风格特点宣传庐山,“破圈”刷屏的精品频出。“庐山樱花雪”“鄱阳湖草海”“千里江山图”等作品撩动人心。其背后,是网络主播们夜以继日的苦苦守候。

      去年,主播“让毁灭飞”在蓼南乡王爷庙鄱阳湖畔探景,意外发现枯水季时的茫茫草海,直播后引起热烈反响。为提升知名度,庐山市网络媒体联合会第二天就组织40多名会员于凌晨4时抵达草海,架好机位守候日出日落,爆款作品频频产生,成为蓼南乡沿鄱阳湖岸线上的一道亮丽风景,该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3亿,带动日均近万人前往打卡。

      白鹿镇秀峰村是庐山脚下的一个偏僻村落,村旁两条瀑布仿佛两条白练垂挂山间。去年6月,主播“木子月半”为了拍到李白笔下壮观的庐山瀑布,在秀峰景区守候了4天,终于在一场暴雨过后,拍到了云雾缭绕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场景。该视频发布后获点赞30多万次,秀峰村的民宿和农家乐生意火爆,瀑布拍摄点“一位难求”。当地政府趁势而为,在该村修建了多座拍摄角度佳的观景台。

      “我们解锁了很多角度的拍摄方式和各种旅行玩法,让游客循着我们发布的视频,获得极佳的游览体验。”庐山市网络媒体联合会会长曹庭畅说,他们针对不同季节推出热门话题,发布庐山游玩攻略。

      2023年以来,庐山市自媒体、网络主播群体共创造网络社交平台热搜话题20余个。截至目前,抖音平台“庐山”话题曝光超51.4亿,成为庐山旅游网络宣传的强大增量。去年4月以来,庐山秀峰瀑布网上浏览量超过10亿。

      庐山市还组织会员们参加市委网信办开展的“庐山天下悠——跟着诗词游庐山”网络媒体、自媒体采风活动,参与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庐山国际名茶名泉博览会、赣台(庐山)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等活动,切身感受庐山文化旅游的魅力,为会员们提供热点话题,引导他们正面发声;实施“星火计划”,邀请相关专家和其他省份的网络达人开展业务培训和经验分享,提高他们在内容创作、运营推广、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水平,帮助他们找准自身定位,规划未来发展路线。

      为让网络人士留在庐山,庐山市制订主播证办理使用制度,分两批核发了127个直播证,凭证可免费进入庐山市范围内所有景区开展直播活动,免费乘坐交通索道、观光车等。该市计划拿出2000万元奖励有贡献的网络人士,去年已兑现奖励800万元。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