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在南昌,夏天也能观候鸟

“水杉秘境”成鹭鸟家园


 大江网   2025-06-07 09:15:30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林毅龙 作者:邱虎
[浏览字号: ]

      走进位于南昌县塔城乡湖陂村水岚洲湿地的“水杉秘境”景点,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池杉矗立水中央,不时有白色鹭鸟在林间展翅飞过,曼妙“舞姿”令人陶醉。“闭上眼睛,满耳都是鹭鸟此起彼伏的叫声,这是来自大自然的音乐!”6月4日,游客吴女士拿起手机录下了这片水域的鸟鸣声,作为这一段惬意旅程的独特记录。

      记者升起无人机观察,池杉树梢间层层叠叠悬挂着许多鸟巢。拉近镜头聚焦其中一个鸟巢,几只白鹭幼鸟依偎在妈妈身边,张大嘴巴嗷嗷待哺。早在5月份,这里就迎来鹭鸟的破壳高峰期,数百只白鹭、牛背鹭等幼鸟陆续破壳而出,为这片生态湿地增添了勃勃生机。

      每年3月到7月,夏候鸟陆续抵达水岚洲湿地进行繁殖。大部分鹭鸟喜爱在池杉树冠筑巢,而黑水鸡、斑嘴鸭等则选择在中下层的丫杈上搭窝。据了解,水岚洲湿地濒临鄱阳湖,由村落、农田、池塘及河流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农林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周边湖泊河流中的鱼虾等水生生物,为夏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经过专家调查发现,水岚洲湿地内现有夏季鸟类48种,白鹭、牛背鹭、夜鹭等近万只鹭鸟已将这里变成了鹭鸟家园。

      “咔嚓!咔嚓!”摄影师田先生在岸边不停按动手中快门,只为抓拍到白鹭最美的瞬间。他准备在湖边蹲守一整天,“拍鸟要有耐心,不能急。这里的湿地环境很好,非常适合候鸟生存,拍照特别‘出片’。”除了摄影爱好者,游客也络绎不绝。记者了解到,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来“水杉秘境”游玩的游客达四五千人次。

      “每年3月至7月,夏候鸟主要集中在‘水杉秘境’筑巢繁衍;11月至次年3月,冬候鸟则在抚河、青岚湖滩涂觅食过冬。所以,湖陂村的观鸟期比较长,发展‘观鸟’经济有优势。粗略统计,湖陂村去年游客超20万人次。保护好当地生态资源,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玩。”湖陂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昌介绍,鹭鸟是一种集群筑巢的夏候鸟,一旦选定了筑巢地点,就不会轻易挪窝。如何在筑巢期尽量将大批鹭鸟留在“水杉秘境”,成为当地发展“观鸟经济”最关注的问题。

      要不要人工投喂,吸引更多夏候鸟?为此,当地广泛征求专家意见。考虑到当地水域鱼类资源丰富,最后决定,不过度人为干预,水域承包给个人时也明确要求“人放天养”。为避免筑巢期游客惊扰夏候鸟,去年,湖陂村村委会就在夏候鸟筑巢期安排人员在水岚洲湿地巡护,今年更是明确规定:3月27日至4月30日,“水杉秘境”核心区域被划定为临时生态红线区。“从进出景点的马路开始,设置围栏,全部封闭。任何人员和车辆都不允许进出。其间,护鸟员会沿线巡逻,一旦发现有人或无人机活动,就会上前劝阻。”刘昌介绍,得益于这些保护措施,留在“水杉秘境”繁殖筑巢的夏候鸟越来越多。

      近年来,凭借当地优质生态资源,湖陂村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投资创业。露营基地、乡村咖啡屋、农场、民宿等农文旅项目陆续开办,湖陂村正朝着打造农村潮玩社区这一定位发展。刘昌表示:“目前,我们先把‘一天游’做好。未来,‘观鸟经济’大有可为。我们计划建设观鸟台,完善拍摄点设施。今年,我们将在民宿方面发力,增加民宿客房供给,为未来举办更多观鸟活动或者小型研讨会打下基础,让‘一天游’逐步发展为‘过夜游’。”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邱虎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