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弹幕炸了

舞剧《天工开物》美学“暴风吸粉”


 大江网   2025-06-04 09:58:27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张文静 作者:刘小玲
[浏览字号: ]

      刘小玲

      江西文演集团“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首部作品《天工开物》自2024年5月31日首演以来,已在几十个城市巡演超50场,线上宣传曝光量超5亿次。今年全年排演超100场,其中海外排演4个国家共计7场。火爆“出圈”、一票难求,舞剧《天工开物》已成为最热门的中国舞剧代表之一,也是江西舞台艺术史上的一个现象级作品。

      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个不火有点说不过去了,不懂舞蹈的我也感觉动了心弦”“看了好几遍,真被里面的情绪感染,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舞蹈艺术”“鲜衣怒马,青春飞扬。行云流水,文化自信”“看了心情好激动,文化自信应让每一个孩子都看到”“《天工开物》在江西成书,舞剧《天工开物》让我的家乡江西火了,我为家乡点赞”“求全国巡演,求加场”……

      舞剧《天工开物》为何能如此火爆?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美学密码”。

      “天工男团”的阳刚之美

      《天工开物》四个主角全是男生,整部剧充满了阳刚儒雅之气。

      四川网友:“天工男团不语,尽情展示‘轻功’。”

      山东网友:“这是真的男子汉。”

      上海网友:“舞功也是武功。”

      北京网友:“这些男生跳舞好看,干净利落,没有太多小动作。”

      云南网友:“柔美的舞姿跳出了阳刚之气。”

      福建网友:“大气,气势磅礴;漂亮,一气呵成;轻盈,功力深厚;绝美,视觉盛宴。”

      新西兰网友:“我的新西兰同学问我中国人跳什么舞,我就给他们看这个,然后他们说这是中国功夫。”

      可以说,舞剧《天工开物》把中国人应有的气质展现出来了,通过“天工男团”,观众看到了刚柔并济、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中国气质之美。

      少年青春的凌云之美

      宋应星六试不第,依然保持着青春的理想,每每赴京会试,他都会走访沿途的水田旱地,实地考察手工作坊,眼观、耳听、口问、笔录,随时随地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很多观众看完剧后,激发了强烈的青春情怀。

      浙江网友:“鲜衣怒马少年郎,旷世奇才舞千年。”

      北京网友:“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

      安徽网友:“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吉林网友:“这才是我华夏少年该有的样子。”

      湖南网友:“怀念青春,欣赏青春!”

      甘肃网友:“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中国青年该有怎样的追求?在观众的一句句评论中,我们感觉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在《天工开物》舞台上完美呈现了,毛泽东的“恰同学少年”在舞剧中精彩绽放了,我们读到了青春信仰之美、青年凌云之美。

      匠心奋斗的精神之美

      《天工开物》序言中“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这一行字,透露出宋应星特有的情怀。宋应星是那个时代的“逆行者”,他脱下长衫,醉心于记录农业、手工业技艺。他不仅仅是一名科学家,更是一位哲人。宋应星身上,积淀的是中华民族对科学的追求。舞剧《天工开物》导演陆川说:“宋应星以‘逆行者’的姿态,担负起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重任,这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精神。我们希望用影像衬托出宋应星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希望家长们带着孩子来看一看,300多年前的一个读书人,是怎么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的。”

      这部剧走到今天,从出品方到主创团队,从演员到观众,都在剧中找到了工匠精神,它激励着大家沿着宋应星的脚步前行,在践行工匠精神中绽放中国艺术之光、科技之光。

      中国美学的含蓄之美

      舞剧《天工开物》在创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史料,通过对明代建筑、家具、器物、画卷、服饰等资料的研究,总结出“大、巧、简”的美学特征,以音乐之美、服饰之美、舞蹈之美、形体之美、影像之美、舞台之美、科技之美呈现中国美学的简约含蓄。特别是原书中的123幅白描绣像插图,具有典型的明代版画特点,成为贯穿全剧的美学元素。网友们纷纷赞叹:“这些农夫、工匠的服饰花纹很多来源于江西万年出土的陶器,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音乐创作者将打铁、拉风箱、浇筑、耕作、织丝等劳作的原始声音作为素材,自然简朴又生动传神”“爱了爱了,这下不只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完全具象化了”“现在才知道什么是举重若轻,这才是高级的美”……

      可以说,舞剧《天工开物》的每一场演出、观众的每一次喝彩都是对中国文化的致敬。

      中华文明的共享之美

      《天工开物》由明代江西籍科学家宋应星编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虽成书于江西分宜,却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全球发行了20多个版本,印刷了近50次。造纸技术、水力喷灌装置、新结构纺织机械等科技通过《天工开物》向世界“开源”,这与中华文明里“兼济天下”的人文情怀一脉相承。就像今天中国的DeepSeek向全世界开源一样,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共享。舞剧《天工开物》走向世界,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这也是舞剧《天工开物》作为“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开篇之作的原因。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