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古老的赣鄱文化与年轻一代相遇,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5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开幕的第二天,记者在江西馆等展区发现,年轻一代已成本届深圳文博会上传播赣鄱文化的重要角色。
当天上午11时,江西馆迎来了参观高峰。在非遗传承展区,不断有游客向工作人员询问展品细节。“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几年我们把时尚的元素加入其中,变成了潮品……”“00后”的新余市夏布绣艺术研究所绣艺师胡琼,正有条不紊地向游客介绍展品。她第一次参加深圳文博会,一有空便忍不住好奇到处逛。记者发现她随身携带的本子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心得。“很多文创太有意思了,启发很大,所以做好记录,回去慢慢消化。”看到大家对产品非常喜欢,胡琼更加坚信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尽管才学习3个月,但在我心中种下了3年、甚至更长时间坚守的种子。”
国家级非遗夏布绣新余市代表性传承人吴婉菁告诉记者,该所像胡琼一样的绣艺师还有5人,都是近两年来补充的年轻力量。的确,要让古老的赣鄱文化焕新焕彩,少不了年轻一代的深度参与。同在非遗传承展区的省级非遗莲花客家绣代表性传承人周品雨,已有11年的刺绣经验,本届深圳文博会,她所设计的几件较为时尚的作品,开展当日就“秒光”。周品雨说,良好的市场反响,让她对这项工艺的传承更有信心。参展代表、南昌画院青年画师王萍萍2011年进入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学习瓷上山水画,几年创作下来,她发现,经过高温烧制的颜色釉本身就是很好的底稿,上面的底纹、造型会出现山水的意蕴,在此基础上再创作,作品也有了耳目一新的效果。
深圳文博会被认为是一个“超级传播平台”,借此东风,赣鄱文化故事在此出圈出彩。记者注意到,有许多年轻的参展代表推介江西文化之美时,线上线下火力全开。参展代表聂辉是中恒建设控股集团年轻骨干,本次深圳文博会上,她和团队带来的“样式雷”系列展品受到观众围观。现场,她既担任现场讲解,又在新媒体平台上开直播、做短视频,推介“样式雷”文化。她说,近几年,她和团队加快新技术研发、创新传播媒介、开发系列新潮文创,就是想让“样式雷”的故事常讲常新。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曾悦之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