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让“流量”变“留量” 从“网红”到“长红”

——万安县做强做足文旅深度融合文章


 大江网   2025-05-20 12:21:58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刘薇 作者:周幸
[浏览字号: ]

      “上午,游客还在百嘉老街体验‘非遗酒坊’的醇厚酒香,下午就在我们这吃养生宴、喝养生茶。”5月5日,万安县红豆杉养生谷运营商邹庭对该县推行的重点景区联盟举措赞不绝口。

      “五一”假期,万安县以重点景区联盟为抓手,将优质景区串点成线、差异化布局,精心打造了一份旅游度假“优选清单”,通过“游客互送、资源互享、宣传互推、政策互优”的联动机制,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万安县以机制革新为引擎,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文化赋能为抓手,逐步破解项目推进慢、资源整合难、品牌效应弱等痛点,全方位推进文旅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接待游客近90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近4亿元。

      机制革新

      “新的水源点马上就要完工了,再也不用担心夏季水流不足了。”高岭宿集运营方张弛欣喜地说。去年,高岭宿集曾因夏季水源不足影响住宿体验,县文旅攻坚战指挥部指挥长多次带队现场办公,新水源点建设快速落地。

      为破解文旅项目推进慢、资源整合难,万安县通过领导包干、专班攻坚、闭环管理等创新机制,将责任链条压紧压实,县领导一线挂点景区,专班驻场解决难题。以3月为例,专班密集推进15项重点任务,从垂钓点选址到景区提升改造,从活动策划到项目验收,进度条日日刷新。“现在任务到人、限时办结,工作效率翻倍。”一名专班成员感慨。

      特色活动

      如今,来万安百嘉喝早酒、看龙舟赛已成为周边市民周末游的热门选择。“除了丰富景区业态,我们还制定了龙舟赛、皮筏艇赛、垂钓赛等全年活动赛事方案,真正做到以水为媒、以赛旺城。”万安县文旅局主要负责人说。

      自吉安市文旅攻坚战打响以来,万安县以项目建设、市场运营、宣传营销、文旅融合等四大专项行动为抓手,在项目建设上提效率、在品牌塑造上升层级,通过特色活动吸引流量,借助文化赋能提升内涵,让游客从“打卡式”游览转变为深度体验,真正让流量转化为“留量”。

      今年以来,儿郎灯会、元宵唱船、农民画展等40余场文旅活动轮番登场,“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已成为万安文旅的一张闪亮名片。万安鲤鱼灯、股子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景区,民间绘画展为文旅注入艺术基因,游客既能赏景,又能品读一方文脉。更令人期待的是,随着央视《三餐四季》的播出,“万安鱼头”一夜之间火爆全网,正朝着品牌化发展道路加速迈进。

      品牌赋能

      连日来,高岭宿集景区推出的两天一夜沉浸式生态之旅惊艳“出圈”。高岭宿集拥有60余棵树龄超百年的银杏树,民宿配备全景落地窗与地暖设施,周边银杏摇曳、竹林环绕。清晨,游客推窗可见云海,星空下可享篝火美食的欢乐时光,不少游客在社交平台晒图配文——“仿佛住进了山水屏保里”。

      高端住宿曾是万安的痛点。该县通过资金扶持、招商优惠等政策,优化景区建设与运营,依托乡村自然资源,发展高岭宿集、红豆杉等一批特色民宿。如今,芙蓉假日酒店获评省四星级旅游饭店、高岭宿集获评吉安市五星级旅游民宿、夏木塘民宿跻身吉安市三星级旅游民宿,形成差异化“宿集矩阵”。“住特色民宿、品湖鲜美食”成为万安旅游的标准“打卡”方式。

      “我们要让流量扎根,把‘网红’变‘长红’。”万安县景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万安秉持“以水为媒以赛旺城”的发展思路,不断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黄丽群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幸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