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我省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 已设置58个热线固定接听点

24小时在线的心灵“急诊室” 用声音守护生命


 大江网   2025-05-13 10:35:00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倪鹏飞 作者:周泽涵 段萍
[浏览字号: ]

      “您好,这里是江西省心理援助热线,有什么可以帮到您?”一大早,“12356”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员刘沁钰戴上耳麦,开启新一天的值守。

      作为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江西的热线咨询员,刘沁钰每天与全省22名专职热线咨询员一起倾听来自各地求助者的心声。

      5月9日,本报全媒体记者探访这个用声音守护生命的特殊团队,记录他们与心绪不佳来电者的故事。

    刘沁钰一边接听热线一边记录相关信息。

      天台上50分钟的生命对话

      5月9日,记者来到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乘电梯到10楼,穿过一条长廊,映入眼帘的是“12356心理援助热线中心”门牌,推门而入,两个隔间,桌上分别摆放着耳麦、电话、来电者登记信息表格和笔记本,墙面贴有醒目的来电者风险评估与干预流程。

      电话声响起,刘沁钰戴上耳麦,按下接听键,轻声问道:“您好,这里是江西省心理援助热线,有什么可以帮到您?”面对电话那端的倾诉,她一边安抚对方情绪,一边在登记表上快速记录关键信息。

      “我们接电话时,首先要评估来电者的状态、所处环境是否安全和是否有精神疾病的可能。”刘沁钰介绍,她每天面临的情况复杂多变,电话那头,可能是崩溃哭诉,也有可能是平静叙述,虽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却能快速捕捉对方的情绪问题,并耐心倾听与安抚。“这些不是看理论书籍就可以学会的,要通过大量实践。”她说。

      2023年,刘沁钰研究生毕业后,便来到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担任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员。她的工位上放着两本笔记本,记录她所遇到的案例以及处理方法,如果遇到新案例,她也会用本子记下来,积累应对措施。

      尽管刘沁钰能迅速识别求助者心理状态,作出干预决策,缓解求助者情绪,但每次遇到高危情况,仍是紧张的全新挑战。

      刘沁钰清晰记得入职首月那个午夜来电,一名因家庭、校园多重压力陷入自我否定的少女,在天台徘徊时拨通了热线。“接通瞬间我只听到痛哭,她说天台门没锁。”控制住紧张情绪,刘沁钰先引导对方平复呼吸,继而通过“与重要物联结的方式”进行干预——当得知对方有一只很珍视的小狗时,刘沁钰立即建议:“现在抱着小狗好吗?”

      经过50分钟的专业疏导,那句“我心情好多了”让所有疲惫烟消云散。次日回访时,对方明显好转的情绪,更让刘沁钰确信“多陪伴他们1分钟,就多一份安全。热线是有魔力的,关键时刻的倾听,可能彻底改变人生轨迹”。

      持证上岗背后的专业门槛

      “我从2017年开始接听心理援助热线,至今已有8年。”江西省“12356”心理援助热线工作人员胡文俊表示,他们接听电话第一时间就要判断来电者属于高危来电还是低危来电,低风险是仅有念头,没计划没准备的,以安抚疏导为主;高风险是有完备的计划,需要咨询员及时判断所处位置,问清楚地点时,有必要的情况下会拨打“110”。

      胡文俊表示,接听心理援助热线,不仅需要接听员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素养,还必须具备心理咨询师证或心理治疗师证,且要有工作经验。

      “电话里能做得很有限,我会引导来电者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并不时给予回应。同时,我们会营造安全的氛围,让来电者愿意敞开心扉,并且告诉对方这里是完全保密的,可以畅所欲言。然后专注倾听,安抚并鼓励对方,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胡文俊介绍,热线服务内容涵盖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等。

      “我觉得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成功劝说来电者,心情也会得到放松。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到40—50通电话。我们自己也需要调节情绪。”胡文俊说,医院非常重视接线团队的情绪,除了会不定时督导,还会融入日常工作。“你要明白自己职业的局限性,如果接听完电话后,情绪难以调节,咨询员可以和督导老师沟通。”他说。

      “没事儿”热线24小时不间断

      5月1日0时,运行了4年的“966525”下线,统一变为“12356”。因为没有数字“4”,“12356”也被人们称为“没事儿”热线。

      早在今年1月24日,江西“12356”热线试运行,由省精神卫生中心总牵头负责。4月8日,开始试运行“7×24”小时不间断提供热线接听服务。目前,全省已设置58个“12356”热线固定接听点,每日在线值班坐席22个。

      从4月8日起,截至目前来电量上万通,处理高危来电18例,挽救17名来电者(其中一名接通电话时已在医院)。

      “下一步,我们将升级系统提高效率,提高接听质量。”省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陈海波表示,他们还将对来电数据进行分析,做风险研究,同时希望更多专业人士加入团队,还将积极探索与“110”“120”等急救电话一键联动。

      夜幕降临,“12356”心理援助热线中心的工作灯依然亮着,不时有电话铃声响起划破静谧,值守的咨询师始终保持着倾听的姿态,将那些漂泊在夜色里的孤独心绪轻轻接住。

      文/图 周泽涵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