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治愈emo为开心买单 你“情绪消费”了吗?


 大江网   2025-05-12 15:49:39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倪鹏飞 作者:
[浏览字号: ]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一些释放焦虑情绪、提供情感陪伴的创新产品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不同种类的产品、服务也开始涌现,焕发新的消费活力。

      01

      年轻人新选择

      “情绪消费”成新热点

      眼下,山东济南消费季正火热进行,各大商场人潮涌动,其中“情绪消费”区域格外热闹。在一家商场的一楼,造型可爱的“捏捏乐”摆在最显眼位置。

      消费者刘茯芮:捏捏乐很好看,很解压,而且也不是很贵。

      而在上海淮海路的一家杂货商店,高饱和度颜色的装修风格让人眼前一亮,店铺内“梅有烦恼”挂件、“你很行”标牌等商品和个性标语也不断吸引着年轻人前来驻足打卡。

      除了趣味商品,花99元画一幅“人生四格”漫画也成了年轻人的热门体验之一。消费者可以在心愿纸上写下想要记录的画面与祝福语,仅需等待半小时,就能获得一幅独一无二的“高光时刻”漫画。

      小红书搜索数据显示,近三年,香薰、助眠、潮玩、棉花娃娃、绿植、香道等和情绪相关的笔记发布量同比增长超过400倍。淘宝数据显示,2024年,为情绪价值和兴趣买单成为年轻人消费的首要理由,定制类热销商品中,手绘头像、无边抱枕、打工人立牌等产品成交增幅超过50%。

      02

      订单量激增

      工厂农户抓住“快乐流量”

      市场销售的火爆也给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无论是解压玩具还是绿植,这些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情绪消费品类,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和农户业务增长的新爆发点。

      记者在福建一家企业的样品间看到不少新款解压类玩具,有小动物造型的捏捏乐,还有硅胶“打地鼠”型玩具。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以前是做工艺品的,随着情绪消费市场的火爆,他尝试接了一批解压手机挂件的订单,没想到大获成功。

      从去年开始,企业已经将产品线全部转型成解压类玩具,参加了几次展销会之后,还吸引了大量国外的客户,销路全打开了。

      福州某工艺品生产企业负责人钱盛喜:完全没想到,特别是从去年突然暴增,参加了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

      除了解压玩具,一些个性化绿植也成了农户种植的新方向。叶片镂空的龟背竹和色彩斑斓的彩叶芋是都市人缓解焦虑的爆款植物。最低100多元的价格,就能让家里充满“热带森林感”。从全国来看,近5年来,“解压”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超过1.1万家,其中近1年内注册的超过3100家。

      03

      爱好也能变现

      新消费催生新职业

      越来越多人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新趋势不仅改变了消费市场,也催生了一些充满想象力的新兴职业。

      黄铸浩是一名解压玩具设计师,本身就是潮玩爱好者的他,去年从普通的工艺品设计师半路出家设计解压玩具,加上设计类专业出身的加持,已经推出了三十多个爆款产品。

      设计师黄铸浩:我自己平时也玩这个东西,也没想到会这么火。这些订单已经卖出十几万件了,新的订单也源源不断进来。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多IP类的定制订单也找上了门。

      黄铸浩:设计的单子基本排到三个月之后了,这类产品跟普通工艺品不一样,要不停地学习、创新。

      除了“设计师”还有“改娃师”,这个职业大多数人听起来都有点陌生,但是在娃圈可以说是炙手可热。在成都,“改娃师”黄婷手上的打磨机嗡嗡作响,正将一个个普通的娃娃脸壳改造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改娃师是指将实体娃娃玩偶通过拆解、重塑等专业技术,对玩偶进行二次创作和个性化改造的职业。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婷在社交平台发布了改娃教程之后一下就火了,每天寄来改脸、改妆、修复的娃娃源源不断。

      改娃师黄婷:有的客户会定制整体的娃娃,包括它的各种配件,也有成品去修改它的脸型,就叫作约妆。

      旺盛的需求让黄婷根本忙不过来,她开始培训其他爱好者,没想到很快就接收了几百位学员,培训班的规模一扩再扩,每天的课程从早上9时到晚上10时排得满满的,学员最小19岁,年纪最大的70多岁。一些学员甚至长住在这里,准备把这项兴趣爱好变成职业方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