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程予海、万旻轩)3月19日,江西农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涂传清老师带领5名学生,赴九江市武宁县九宫圆茶叶有限公司开展科技特派员专项调研,聚焦“野生茶产业数字化营销与品牌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高校智力资源。
据了解,武宁县拥有6万亩高山野生茶园,年产量达1200吨,其茶叶以兰香馥郁、回甘持久著称。然而受限于营销推广和品牌建设滞后,这一优质农产品长期面临“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困境。九宫圆茶叶有限公司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联合船滩镇辽里村建设标准化加工厂,通过引进摊青槽、智能杀青机、揉捻机、恒温发酵系统等现代化制茶设备,建立起涵盖摊晾、杀青、揉捻、发酵、烘干的全流程标准化生产体系,将茶青加工为精制红茶。每年3—5月春茶旺季带动周边5个乡镇近200个农民参与采茶作业,户均年增收7000-8000元;同时促进辽里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


调研团队实地考察了野生茶从鲜叶到成品的全链路工艺:在九宫圆加工车间,师生详细记录萎凋、杀青、揉捻、发酵等核心工序的温度与时长控制标准,并品鉴2025年明前茶与雨前茶新品,对比分析二者在香气层次与回甘持久度上的差异。为溯源茶叶品质根基,00后第三代茶人周浔凯带领团队深入武宁幕阜山脉坛芜山段腹地,历经两小时陡峭山路跋涉,抵达海拔800米野生茶林核心区,实地体验手工采茶的艰辛。“受制于山高路远,地形陡峭无法机械作业,且需一芽一叶精准掐采,每人日采鲜叶量不足8斤,仅为平原茶园效率的1/3”,学生卢志扬在调研笔记中写道。


九宫圆茶叶有限公司每年的茶叶总产量不到一万斤,产量并不算大,但是销售仍是公司当前面临的重大难题。针对产品包装同质化问题,团队提出将地域文化符号融入视觉设计,以增强品牌识别度。面对公司茶叶品牌影响力弱的痛点,团队制定双轨赋能方案:一是内容营销。拍摄《寻茶武宁》系列短视频,以“00后茶人对话百年茶林”为主线,在抖音、视频号打造“深山茶人”IP;二是电商升级。设计小程序商城“武宁野茶坊”,基于用户饮茶场景智能推荐产品。周浔凯表示:“农大师生的策划让我们跳出‘叫卖式直播’,转向故事化内容驱动,用文化厚度替代价格战,这才是百年茶脉应有的表达方式。”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