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治报·赣法云讯 (胡严世 记者刘宇琦) 当高龄津贴遭遇错发漏发,当惠民政策遭遇执行梗阻,如何让每一分高龄津贴精准发放?近日,铜鼓县人民检察院以大数据模型破题,用检察监督解题,通过“科技筛查+社会共治+源头治理”组合拳,追回错发资金4530元,补发漏发津贴7480元。
2025年年初,铜鼓县人民检察院干警依托全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运用“督促规范发放高龄津贴监督模型”,对该县高龄津贴发放数据进行比对。通过分析2023年至2024年的高龄津贴发放数据与死亡人员信息,106条异常线索浮出水面。“过去人工比对需要半个月的工作量,现在通过模型2个小时就能完成。”负责该案的检察官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图谱介绍。
日前,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围坐一起举行听证会,共同把脉高龄津贴发放症结。
“系统筛查显示老人王某去世后仍在领取津贴,这种情况如何建立预警机制?”“动态调整周期能否从季度缩短至月度?”面对听证员的争相发问,行政机关负责人逐条记录。听证会不仅促成检察建议落地,更催生了“检察监督+行政自查+群众监督”的三维监管体系。正如听证员所言:“这场听证会既晒出了问题清单,更开出了治理良方。”
“这份建议书就像精准的手术刀。”县民政局负责人在签收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时感慨。针对筛查发现的顽瘴痼疾,检察机关开出四剂良方:建立“县-乡-村”三级核查机制,打通民政、公安、财政数据壁垒,推行“线上+线下”双公示制度,构建政策宣传长效机制。整改范围为该县9个乡镇,工作人员逐户摸排高龄老人生存状态,村头巷尾的公示栏开始按月更新发放明细,900余份宣传手册“飞”入寻常百姓家。八旬老人张奶奶摸着新补发的存折感叹:“现在钱什么时候发、发多少,看得明明白白。”
联席会上,一份“全县高龄津贴发放数据共享对比联动机制”的签署,标志着监管进入2.0时代。公安户籍变更、医院死亡证明、社保待遇停发等关键数据实现实时共享,行政部门间的“数据孤岛”被打通。“过去,靠人工报送,难免存在信息滞后的现象。现在,系统自动预警,实现了‘人在数据在,人走补贴停’。”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在对数据进行比对时,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让与会者眼前一亮。公益诉讼检察官的持续跟进,则为机制运行加上“法治安全锁”,确保科技赋能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这场始于数据筛查的监督行动,最终演变为系统治理的生动实践。正如分管该工作的副检察长在整改验收时所说:“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国有财产,更是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当科技之智遇见检察之治,民生保障就能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