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以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锚”(和音)


 大江网   2025-03-25 17:19: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张文静 作者:
[浏览字号: ]

      面对国际变局,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合作,倡导国际通行规则下的公平竞争,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同各方在互利互惠中实现更大发展

      3月23日至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举行。各国嘉宾围绕“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这一年会主题深入交流,不仅探讨了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也真切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活力和中国发展的确定性。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摩擦阴云笼罩,发展动能明显不足。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的召开,为凝聚各方发展共识、提振发展信心提供了契机。国内外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国际组织代表围绕宏观政策与经济增长、改革激发增长新动能、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工智能普惠包容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扩大制度型开放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发展等议题展开务实对话,共商发展大计,展现了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共识。

      “做多中国”,正成为国际工商界的热词,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引擎作用的期待持续升温。本次论坛年会的参会阵容彰显了这一趋势:既有来自欧美国家的苹果、西门子、宝马等跨国公司的负责人,也有来自马来西亚、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的企业高管,覆盖制造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纷纷表示重视中国市场、看好中国机遇,致力于对华长期合作。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公司发展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始终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投资,以“中国速度”推进创新科技和产品的本土化进程,将继续“在华发展,与华共进”。汇丰集团行政总裁艾桥智表示,随着全球贸易和投资机遇不断涌现,汇丰对助力中国经济未来的繁荣发展充满期待,也将继往开来,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继续贡献力量。

      论坛外方主席、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博乐仁赞叹:中国给出了增长从何而来的答案。今年春节前后,中国经济涌现出一批现象级的亮点,成为观察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样本”:电影、冰雪、文旅等消费市场热点纷呈,展现了国内经济循环的巨大潜力;以“杭州六小龙”等初创企业为代表的科技突破不断涌现,展现了创新创造的巨大能量;绿色家电、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展现了转型发展的巨大空间……不同领域的新动能不断积蓄壮大,必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持久旺盛的发展动力。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芙高度评价中国经济转型:从“世界工厂”到“创新高地”,中国通过战略规划与持续投资,在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成就源于前瞻性政策与主动领导力。

      在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锚”,始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动力源。当今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历史经验教训反复证明,开放合作才是共赢之道。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坚定做多边贸易体系的维护者,展现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大国担当。中国经济再平衡取得重大进展,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大约10%下降至目前的1%左右。面对国际变局,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合作,倡导国际通行规则下的公平竞争,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同各方在互利互惠中实现更大发展。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关税战只有输家,没有赢家,宝马集团始终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坚定在华发展信心,愿持续扩大对华投资,加快推进生产和研发本地化,深化与中方伙伴战略合作。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同全球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努力做全球和平发展事业的稳定性、确定性力量,同各方一道携手抵御风险挑战、实现共同繁荣。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