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豫章书院:南昌古卷中的文化金章


 大江网   2025-03-24 12:25:42 来源:江西档案 编辑:刘薇 作者:
[浏览字号: ]

      在南昌市西湖区象山南路第十八中学门口,“豫章书院旧址”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提醒人们豫章书院曾经的辉煌。在古代,豫章书院与庐山白鹿洞书院、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据《江西通志·书院卷》载,乾道元年(1165年)江西转运副使李浩奏请设立豫章书院,原址位于南昌进贤门内。至元明两朝,豫章书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明朝初年,明统治者对书院采取的是不支持不禁止的政策,书院处于停滞状态。明万历年间,还因为政府的禁书院政策而一度被迫停办。清朝时期,由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重视,豫章书院成为古代江西学术思想传播、人才培养的著名官学机构,豫章书院由此迎来了最好的发展阶段。同治年间的《江西学政档案》记载其与白鹿洞书院并称"赣省两大文枢"。

      豫章书院的地位除了体现在朝廷对书院的重视程度,还体现在多位大师在此讲学,成为江西地区传播程朱理学的基地。豫章书院的奠基者罗从彦是理学大师朱熹的祖师爷,朱熹对这位祖师爷赞美有加,并在淳熙年间多次亲临豫章书院讲学。当时宰相、朱熹好友、理学名流赵汝愚等多位重量级人物也莅临讲学,对豫章书院的理学文化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促进了豫章书院学术和教学的繁荣昌盛。乾隆七年,江西巡抚陈宏谋仿照《白鹿洞学规》制订了《豫章书院学约十则》,从书院管理制度上确立了理学的地位。朱熹多次亲临讲学,他的论敌、心学创始人陆九渊也不遑多让,多次前往宣扬自己的学术思想。朱熹讲学手稿《豫章问答录》记载与“陆九渊辩太极无极于书院明德堂”。这种“君子和而不同”的共存现象,对豫章书院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王阳明是心学的最为重要的继承和发展者,为了传播心学,他多次在豫章书院讲学。推崇王阳明心学的罗洪先、邹守益相继在豫章书院讲学或任山长,培养了科举盛行背景下的大批有用人才,创造了继南宋后豫章书院的再次辉煌。

      作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豫章书院教育思想流传至今。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大师的思想在这里传播,映照后世。其严谨而又自由的教育之风,也是这所传承了800余年、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书院的精髓所在。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