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徐国亮、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朝晖摄影报道:3月22日,由江西日报社大江网主办的“2025年江西第二届新高考高校展暨首届强基展”举行,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南昌大学等近60所省内外高校招生代表为考生家长提供招生政策、招录计划、院校特色和就业规划等“一站式”咨询服务。展会还包括《江西新高考》公益讲座、各高校15分钟招生宣讲及强基计划报考答疑环节,近千名家长和学生到场参与,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展会现场
一名孩子模考成绩位列全省前500名的学生家长表示:“孩子曾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可以通过竞赛成绩提前与高校达成录取意向。”她表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心仪的综合类院校,除关注学科专业实力外,更重视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孩子实现全面综合发展,而非培养应试机器。“国防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的老师为我介绍了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让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方向。”
当日9时15分起,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等11所高校相继开展专场宣讲活动,现场座无虚席。各校围绕学科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模式、就业前景等展开介绍,其中武汉大学的“雷军班”及新增的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等6个“数智+”前沿专业,成为家长咨询的热点。
展会上,大江网首席升学规划顾问万文俊在《江西新高考》公益讲座上发言。他提出高考升学的”三项方法论”,一是定位——成绩上限选学校,成绩下限选专业;二是匹配——综合评估院校与专业适配度;三是前瞻——深造和就业是给孩子选学校的底层逻辑。针对2025年“双一流”院校扩招政策,他介绍说:“招生计划预计增加至2万个录取名额,虽平行志愿降低滑档风险,但需重点关注征集志愿环节,务实填报。”万文俊还指出,要将就业作为“指挥棒”,在院校和专业选择上考虑未来就业的可能性。
随后,强基计划指导蔡老师为各位家长解读报考政策。对于担忧“强基录取是否与普通高考冲突”的疑问,蔡老师表示:“强基计划为独立批次,录取在本科提前批之前完成,考生若未被录取仍可参与后续批次投档,且部分高校允许强基生辅修热门专业或参与跨学科项目。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