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安远县探索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打通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大江网   2025-03-18 15:48:11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倪鹏飞 作者:杨文斌
[浏览字号: ]

      3月12日,在安远县电商快递物流园,智能快递分拣机器正高速运转,一片繁忙景象。该县电商集团副总经理钟智勇正在产业园后台中心实时监测物流大数据。“快递分拣机24小时不间断运转,确保进入这里的所有包裹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分拣、配送。”钟智勇说,“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快递包裹通过传送带进入分拣机,经过系统的智能识别,进入相应的配送区域,由工作人员将物品送到居民手中。”

      如何打通县、乡、村服务“最后一公里”,破解农村电商发展和物流配送难题?2024年,安远县创新探索农村电商快递物流“公司业务、交通运力、仓储站点、服务体系”四整合发展模式,构建起覆盖全县152个行政村的电商快递物流服务体系。

      提升数字技术

      为更好地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安远县投入5亿元,建设占地258亩、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的电商快递物流园,包含智能云仓、快递物流分拨仓、农产品仓储、冷库及配套商业等板块。在此基础上,打造县电商快递物流集采集配中心,集货品集散、农产品仓储、智能分拣配送、物流大数据等四大核心功能于一体。通过链接乡村电商快递物流站点,实现县域电商快递物流统仓共配,做到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零距离”。

      “中心定制了一套智能分拣设备,配备20个装车出货口、152个储存格,通过归并获取县域内主要快递物流企业信息服务端口,与智能分拣、扫码枪等设备建立后台绑定等方式,实现各快递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实时共享,提高了企业配送效率。”安远县快递物流集采集配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运用智能分拣设备,实现农村电商快递物流件一次性按村分拣打包,直接配送到村级站点,提升分拣效率。同时,开发了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人、车、货、仓、站”等关键要素的数字化管理,其中乡村共配管理系统、村级快递服务站点终端使用的菜鸟软件APP,均可实时显示共配中心的各项快递业务进展,实现统一“四段码”功能,统一仓储、统一扫码、统一分拣、统一共配。

      集中运力资源

      针对农村电商快递物流配送车辆少、路线长、时效低等问题,安远县通过优化路线、整合运力等措施,实现农村电商快递物流件12小时内从县城配送到村,比原来至少缩短一天。

      安远县汇达运输有限公司作为与电商快递物流园合作的公司之一,近年来先后与县域内货运、客运、公交、邮政等企业签订运力整合合作协议,按需配置交通运力。目前已规划运输路线12条,覆盖全县18个乡(镇)站点和国省道干线旁的28个村级站点。“公司先后制定运行线路12条,整合邮政公司、公交公司、安达公司等企业运力参与集采、共配、共运,形成县、乡、村物流共配体系。”汇达公司经理谢培有说。

      据了解,安远县物流配送体系已汇集公交、邮政、汇达、安达等运力参与共配,乡镇至村级服务站货车途经线路已覆盖村镇所有地区,偏远村级站点由邮政公司乡镇投递员进行末端配送。

      搭建仓储站点

      为更好地搭建快递仓储站点,安远县各村以当地开设的小商超为依托,充分整合现有资源,设置电商快递物流站点,为群众顺利接收快递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单独一家公司到村里的快递件很少,但是几家公司的快递合起来,件数就比较多了,我们把几家公司的快递件整合在一起,统一送到各个村的电商快递服务站。”服务站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安远县建立了以1个县电商快递物流园为中心、18个乡(镇)电商快递物流集散中心为副中心、135个村级电商快递物流服务站为基点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随着物流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安远县农村电商快递物流件显著增多,配送成本明显下降。县城配送到村的下行件,由2024年初的日均2036件增长至8264件,平均每件的配送成本由0.85元下降至0.67元;乡(镇)、村到县城的上行件,由2024年初的日均504件增长至893件,平均每件的配送成本由0.5元下降至0.32元。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文斌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