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江西武宁采茶戏元宵节专场演出燃情绽放 非遗濒危剧种焕发新生(组图)


 大江网   2025-02-14 16:55:59 来源:大江网 编辑:晏娇丽 作者: 张 雷
[浏览字号: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张 雷报道: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夜,江西武宁县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2025年武宁采茶戏元宵节专场演出”在武宁大剧院精彩上演。活动由中共武宁县委宣传部、武宁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武宁县文化馆、陈琴艺术工作室承办,江西华强旅业发展有限公司、武宁县采茶戏剧团协办,九江市非遗中心、九江市演艺交流促进中心、武宁宁茂煌采茶戏剧团给予大力支持。

      作为江西四大采茶戏之一的武宁采茶戏是武宁人共同的文化记忆,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旋律,更是需要每一代武宁人去担当和传承的宝贵财富。此次演出有把武宁采茶戏五次送上央视的陈琴,首次集中为父老乡亲表演,也有多位民间老艺人以质朴的原生态腔调,讲述流传千年的故事,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以及00后艺术家们同台献艺,不仅给观众奉献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也是对武宁采茶戏的一次深情致敬。

      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响起,众多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会聚一堂,不仅有传统的武宁采茶戏剧目,如《姊妹观灯》《包龙图》等,还有保留了武宁采茶戏的传统韵味,又融入了新时代的元素的创排剧目和戏歌,如陈琴编排的《饮酒》和《水调歌头》,这些节目巧妙编排、互相穿插,焕发异彩。现场座无虚席,观众热情高涨,共同见证了这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创新的艺术盛宴。

      晚会亮点频现,高潮迭起。陈琴创排的《贵妃醉酒》作为开场节目,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杨贵妃的千娇百媚、柔肠百转,在陈琴的演绎下,仿佛穿越时空,向观众款款走来。

    陈琴表演创排采茶戏版《贵妃醉酒》

      山水武宁,水有水的灵动,山有山的巍峨。武宁采茶戏既有婉转细腻的抒情,更不乏阳刚雄浑的气质。上河派名家宋后权带来的《包龙图》选段,粗犷豪放、雄浑有力,让观众感受到了武宁采茶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现场的一位北京戏曲爱好者说,他听过京剧的包公、秦腔的包公以及许多地方的包公,但是他听到宋后权的现场,完全被震撼住,觉得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剧种的演绎。

    宋后权表演传统剧目《包龙图》

      随后,上河派茶戏艺术家宁建琴、宁建华、叶小荷带来的《姊妹观灯》应景又逗趣,原汁原味的方言、淳朴活泼的唱腔,表现了正月十五观花灯猜灯谜的乐趣,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武宁采茶戏的特殊乡情。

     
    宁建琴、宁建华、叶小荷表演《姐妹观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田园诗和武宁采茶戏都脱胎于赣北这片土地,根出同源、同频同脉。武宁采茶戏戏歌《饮酒》,用陶渊明的经典名篇碰撞传统采茶戏的音乐元素,既保留了武宁采茶戏韵味,又融入了新时代的元素和审美,野逸、静谧、深情满满,让观众在欣赏传统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现代艺术的魅力。

     
    陈琴表演根据武宁茶戏唱腔改编的陶渊明《饮酒》

      陈琴演绎的武宁采茶戏经典唱段《三山绿水美景多》以及戏歌《水调歌头》,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顶点。“三山绿水美景多,牛郎织女度银河”,这是武宁采茶戏里最经典的唱腔,也是刻在武宁人基因里的旋律,称得上是武宁茶戏的主打歌。陈琴把这段经典唱腔带到央视舞台,同时送去的还有MV中武宁美丽的山水。这段表演视频在2024年被央视《一鸣惊人》栏目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特别节目。这份殊荣证明了武宁采茶戏的无穷魅力。

     
    陈琴表演传统唱腔改编的《三山绿水美景多》(《天仙配·下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武宁采茶戏邂逅大诗人苏东坡,又会演绎出什么佳话。陈琴不仅敢对标四大剧种,还大胆编创千古名篇。武宁采茶戏腔调丰富,有“九板十八腔”之称,“北腔叙家常,快板火烧房,二六郑重事,叹腔动哀肠,落魂归地府,花调跳粉墙,夹白补不足,为下先转腔”,给陈琴带来了不竭的动力和灵感。武宁采茶戏歌《水调歌头》深沉慷慨、一唱三叹,充满千古忧思,极具艺术渲染力。

     
    陈琴表演2024年创排的武宁茶戏版《水调歌头》

      提到武宁采茶戏的破圈之作,不得不提的就是《游园惊梦》。这是陈琴第一次上央视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无比细腻的演绎,赢得了央视导演、评委专家和观众的广泛赞誉,让戏曲专家惊呼武宁采茶戏达到了三个突破:质的突破、雅俗的突破、板腔体到曲牌体的突破。

     
    陈琴、程哲蓉、黄欣如表演创排武宁茶戏版《牡丹亭·游园惊梦》

      在演出的尾声,全体演职人员一起合唱了由武宁才子、《武宁好客气》作者黎隆武作词的《九咏武宁》,激情高歌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现场气氛热烈,台上台下大合唱,旋律汇聚成浓浓的春意。随着《九咏武宁》的悠扬旋律在空气中回荡,这场精彩纷呈的元宵节专场演出也圆满落下帷幕。

     
    全体演员合唱由黎隆武作词歌唱家乡的茶戏歌曲《九咏武宁》

      演出特别安排了互动环节,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武宁采茶戏的历史和文化。在互动中,陈琴倾诉了自己对武宁采茶戏和家乡的眷恋和热爱,她说武宁人一定要有文化自信,武宁采茶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用自己的心血、智慧、热情滋养浇灌出来的,她会继续从事武宁采茶戏的保护传承创新工作,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陈琴不仅是武宁采茶戏的传承者,更是创新者,她大胆对标中国四大剧种,用武宁采茶戏去演绎昆曲《牡丹亭》、京剧《贵妃醉酒》、越剧《红楼梦》、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经典名段,展现了武宁采茶戏丰富的表现力和变化无穷的魅力,成功让武宁采茶戏破圈,走向全国。

    主持人张雷采访表演艺术家,一起与观众互动,介绍武宁茶戏历史

      武宁县作家协会组织了一批文字工作者到现场观看采风,县作协主席熊小平盛赞,“土得掉渣”的武宁采茶戏竟如此唯美、梦幻!此次的演出表明,保护传承非遗,光大创新是唯一出路,在传统里扎根深耕、大胆借鉴融合,深度融入时代与百姓,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武宁采茶戏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武宁采茶戏或许又能焕出新彩。(翁弟亮、柯伊白、邓京丽、夏水槐、俞文晖/ 摄影)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