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江西宣纸绣作品惊艳故宫博物院(图)

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出自两名残疾人之手


 大江网   2025-02-13 09:56:2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编辑:刘薇 作者:廖妍翔 沈冠楠
[浏览字号: ]

      “纸上怎么能刺绣?”几乎每个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交泰殿东侧的故宫文创融合馆入口处,悬挂着两幅产自江西的“纸上刺绣”——《迎春》和《清明上河图》,让无数游客驻足欣赏。乍一看,它们和普通的书画没什么区别,但仔细观察可发现,水墨晕染、古朴色彩之下,实为疏密有致的针线。无论是红墙映雪的意境,还是市井生活的风情,都被这一针一线栩栩如生地勾勒于宣纸上。这就是享誉全国的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宣纸绣”。

      记者了解到,这些精美绝伦的绣品,出自两位江西聋哑人之手。它们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2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南昌西湖区绳金塔景区的西湖区残疾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以下简称“传习中心”),探秘“宣纸绣”。

      实习生廖妍翔、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文

      

    江西两幅宣纸绣作品入驻故宫文创融合馆(吴寿国供图)

      工艺一绝

      纸上绘就锦绣乾坤

      走进传习中心,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展厅内悬挂着一幅幅流光溢彩的书画,有水墨写意山水、市井民俗长卷,也有极简风景速写、飘逸书法,尤其是一组猛虎图,神态惟妙惟肖,毛发纤细毕现,吸睛值拉满。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作品并非画出来的,而是用不同颜色的丝线,一针一线在宣纸上绣出来的,其工艺之绝,令人惊叹。

      “这些都是我们的宣纸绣作品。”南昌市西湖区残疾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负责人吴寿国自豪地说。他告诉记者,其师从南昌宣纸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顾玉纯,宣纸绣是一种以宣纸为载体、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和手工刺绣工艺进行结合的民间传统技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吴寿国称,宣纸绣将灵巧游走的针法和飘逸绣线隐藏在作品的笔画之中,增加了作品的立体质感。另一方面,由于宣纸易碎易破,因此,相较普通刺绣,在宣纸上刺绣难度更大,不可错落一针,否则前功尽弃。

      据介绍,南昌宣纸绣现已被列入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非遗助残

      一群特殊的“守”艺人

      精美绝伦的作品背后,是一群自立自强的残疾人。吴寿国表示,学会宣纸绣后,他也带动身边的残疾朋友一起学习和创作。

      2022年,在省、市、区残联的支持下,吴寿国成立了南昌市西湖区残疾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结合宣纸绣、瓷板绣、团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始有组织、有规模地对残疾人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发放订单的方式支持残疾人就业创收。截至目前,已完成订单40余万元。

      本次入驻故宫文创融合馆的宣纸绣《迎春》,其创作者正是传习中心的成员、萍乡籍小伙欧阳江峰。另一幅《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则是叶正武。“他们都是聋哑人,多年前跟着顾玉纯老师学习宣纸绣,掌握了一技之长,欧阳江峰还是我的大师兄!”吴寿国笑道。

      通过手语翻译老师杨铭芝,记者与欧阳江峰搭上了“话”。他表示,自己今年37岁,与宣纸绣结缘已经17年了。“刚开始只觉得是惊喜,因为干这个一点都不累,现在就感觉入行了,可以靠宣纸绣养活自己。”欧阳江峰告诉记者,聋哑人交流不便,而做刺绣不用说话就能做很久,在家里也能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他们自力更生。

      吴寿国透露,目前传习中心所展陈的作品,全部出自残疾人之手。而让他尤为津津乐道的,是一幅《千手观音像》。整幅作品约有150万针,是一位残疾人花了8个月完成的。另一幅巨作《滕王阁》,1.2米宽、0.7米高的画纸被绣线铺满,完美呈现出傍晚时分明暗变幻的滕王阁江景,颇具油画风范。“6个人绣了8个月,针数数也数不清。”

      展望未来

      开发更多日常文创产品

      如今,越来越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聚集在传习中心这小小的一方天地,在传统文化中点亮生命之光。吴寿国也带着他们的作品不断“走出去”,在推介文化的同时寻求销路。

      “我们把中心打造成集培训、创作、销售于一体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吴寿国提到,2023年,中心的残疾人宣纸绣作品在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展出,还参加了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后续又在中国残联的帮助下,与北京故宫文创销售部达成初步销售意向,最终促成了残疾人宣纸绣作品成功入驻中国残联与故宫博物院共同筹办的故宫文创融合馆。

      这也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宣纸绣作品进入故宫文创融合馆销售。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传习中心第二批展出销售的残疾人非遗宣纸刺绣作品正在创作中,其中包括“十二生肖”伴手礼、故宫风景摆件、宣纸绣饰品等。“我们准备开发一批日常化的文创产品,包括故宫元素的冰箱贴、小饰品等,争取进一步打开销路,为残疾人创收。”吴寿国说。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