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骗子骗孩子?网警揭秘“儿童盘”骗局!


 大江网   2024-12-31 22:52:00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编辑:胡哲敏 作者:
[浏览字号: ]

      听说过“杀猪盘”“杀鸟盘”“杀鱼盘”诈骗

      但是你听过“儿童盘”诈骗吗?

      在这种新型骗局中

      不法分子将目标对准了“学生族”

      利用未成年人对游戏、明星、免费物品等的喜爱和好奇

      通过精心设计的手段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添加“明星”账号被骗4万元

      2024年11月16日中午,广西河池大化瑶族自治县一小学生谭同学(化名)用爸爸的手机刷短视频时,竟然刷到一个附有自己喜欢的“明星”二维码的视频。

      由于谭同学非常喜欢这位“明星”,立即用爸爸的手机扫描二维码,此时立即跳转到明星“赵某某”的社交账号。

      正当谭同学以为追星成功时,却收到对方发来的信息,“赵某某”的账号被用于恶意宣传,目前已报警;并要求该同学必须配合律师调查,进行“嫌疑排除”,否则“将移交资料给公安机关,并上门联系父母处理!!!”

      在“客服”的威逼利诱下,害怕惹祸上身的谭同学只能按对方要求,添加了一位自称是“刘律师”的社交好友,当即收到对方发来的一张“律师证”,他在语音电话中说,现在立即添加代理律师的账号,如不配合,将通知当地派出所进行“抓捕”。

      此时的谭同学已经慌了神,立即添加了“律师”的账号。“律师”通过语音通话告诉谭同学要偷偷拿着父母的手机进行“安全排查”。

      此时,谭爸爸要回了手机。于是,谭同学半夜趁父母熟睡后,偷偷拿着手机来到自己房间,与“律师”进行视频通话进行操作。

      就在谭同学把爸爸的社交账号、银行卡信息、短信验证码通通告诉“律师”后,谭同学也被告知:其犯罪嫌疑已被“排除”。

      第二天早上7时许,谭爸爸外出买早餐时发现手机已经无法支付,回到家询问情况,才知道谭同学的这一通操作被转出了4万元,于是立即报了警。

      诈骗手段揭秘

      第一步:建立联系

      骗子会挑选缺乏社会经验的孩子作为目标。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在线游戏等渠道发布“添加明星账号”“获取限量版游戏皮肤”“加入粉丝群”等诱人的信息或链接,吸引孩子的注意,诱导孩子主动联系或添加。

      第二步:威逼利诱

      在刚开始的交流过程中,骗子语气往往比较友好,同时做出各种许诺,以便获取孩子们的信任。一旦获取信任,骗子就会突然改变态度,声称此账号被用于非法活动,需要配合调查,如果不按指示操作将面临法律后果等,制造紧迫感和恐惧感。

      第三步:引导操作

      在孩子处于恐慌状态时,骗子会切换成不同“身份”,趁机诱骗孩子进行一系列操作,例如下载特定的应用程序、输入个人信息、提供支付密码或验证码等。为了防止被发现,骗子还会要求孩子在家长不在场的情况下秘密进行这些操作,甚至利用深夜时间实施诈骗。

      第四步:转移资金

      最终目的是获取受害者的钱财。通过上述步骤,骗子成功获取到受害者的支付信息,并迅速转移账户内的资金。得手后,会立即切断与受害者的联系,删除聊天记录,更改联系方式,消失得“无影无踪”。

      警方提醒

      家长注意,告诉孩子:

      1.不要随意在网络平台添加所谓的“明星账号”。

      2.若对方称当前操作违法违规,需要下载屏幕共享软件,还要避开父母操作的,一定是诈骗。

      3.追星要理性,不要随意点击网站链接、扫码转账等,如被恐吓、威胁或发现被骗,请第一时间告知父母或报警处理。

      4.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付款码、银行卡账号、密码、支付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建立安全屏障。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