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为罕见病患儿撑起“一片天”

南昌这位“80后”爸爸发起成立病友关爱中心

本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为其颁发1万元奖金


 大江网   2024-12-03 17:34:53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刘薇 作者:章娜
[浏览字号: ]

      “小布丁,你的身体里住了一个小怪兽,所以才要经常去看医生叔叔!”“爸爸,我有点儿害怕!”“如果爸爸一直陪着你,你会不会不怕呢?”“有爸爸在,我就不怕了!”

      小布丁是南昌一名9岁的罕见病患儿,3年前被确诊为McCune-Albright综合征(以下简称MAS),父亲薛文带着她四处求医,在“无药可治”的困境中开始自学罕见病相关医学常识,并发起成立全国病友关爱中心,目前已有千余名患者家属加入。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由薛文发起的“骨力关爱中心”给患者带去了鼓励和温暖,本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为他颁发天天正能量特别奖荣誉证书,并发放正能量奖金1万元。

    薛文带着小布丁逛街(资料图)。

      ●“宝贝,你的身体里住了一个怪兽!”

      11月29日清晨,结束了一个通宵的工作后,薛文从九江搭乘火车回家。他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江车务段的一名吊车工,9岁的大女儿小布丁正在上小学,回家后他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到学校,然后才休息。

      “小布丁是一名罕见病患儿,她的成长之路注定有些不同。”薛文告诉记者,小布丁患有MAS。这种病以骨骼损害、性早熟为临床症状,孩子日后极易发生病理性骨折,成年后患乳腺癌的风险也较高……

      薛文说,起初,他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医生告知,目前并没有针对这一疾病的有效药物,能做的就是采取干预手段,比如使用防骨质疏松的双膦酸盐输液治疗,服用一款治疗乳腺癌的药物来抑制身体的雌激素分泌。

      3年来,小布丁没有断过干预治疗。

      “确诊了MAS后,她的舞蹈课就停了,在学校也无法上体育课,每个月都要去医院复查开药……她还处于懵懂的童年时期,我们不忍心告诉她的病目前还无法治疗。我们只是跟孩子说,你的身体里住了一个怪兽,要打败怪兽,就要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薛文说。

      “孩子会渐渐懂事,也许会对要一辈子打怪兽这件事感到疲惫,但现在我们会尽量让她乐观积极去面对一切!”薛文表示。

      ●“病友抱团取暖,让治疗少走弯路!”

      为了更好地陪伴女儿,薛文开始在各大医疗文献网站学习国内外学者对MAS的医疗学术论文。“我想大概要了解它,才能进一步战胜它吧!”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小布丁主治医生的推荐下,薛文加入了一个病友的QQ群,结识了全国各地的患儿家属。在群里,薛文将自己在国内外医学文献中了解到的关于MAS治疗的最新进展及研发进程,分享给广大病友。

      大家聚集在网络上,不是同病相怜,而是抱团取暖。

      在薛文的发起下,以QQ群的病友为基础成立了骨力关爱中心。骨力,是“鼓励”的谐音,希望大家可以共燃温暖之光,照亮前行的方向。

      这两年,骨力关爱中心不仅是一个病友组织,国内不少儿童罕见病专家也受邀加入这一公益组织,加入中心的人数超过了1000人。

      有爱无“罕”,“骨力”前行。一场场学术研讨会,在病友家属及医疗专家的参与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让更多患者看到了希望。

      “我们中心的成员,都有个强烈的愿望,希望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进而攻克这一类罕见病,让和小布丁一样的罕见病患儿可以在成年后更好地生活。”薛文说,自己一定不会放弃希望,哪怕目前还没有看到太多的曙光,但自己一定会带着孩子坚定地走下去。

      用一份特别奖表达敬意并予以助力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项目联合江南都市报,用一份特别奖向薛文表达敬意并予以助力。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巴巴公益联合江南都市报在内的全国400多家主流媒体共同打造的知名公益项目,每天关注、鼓励、传播平凡人的“真善美”,截至目前,已累计奖励1.2万余人,投入公益金超1亿元。

      “他是父亲,是战士,也是‘因为经历所以慈悲’的公益人。从抱团取暖的MAS患者家属,到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的全国病友关爱中心发起人,他为与病魔抗争的战友们撑伞,也为无数个和自己一样的家庭,寻找着前行的路。这份始终奔跑着抗争的精神,这份为众人撑伞的大爱,让我们深深感动、钦佩。”天天正能量项目给薛文的颁奖词,鼓励着他继续前行。

      天天正能量的工作人员说,有爱无“罕”,“骨力”前行,希望更多人加入进来,让“罕见”被“看见”,更多的关注,必将带来希望的光。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