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追寻“吴山” | 那只被救治的候鸟回来了!


 大江网   2024-12-03 11:08:33 来源: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张文静 作者:涂文华、万礼妍
[浏览字号: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涂文华万礼妍报道:“嘀嘀嘀……”一阵信号声传来。

      “追踪器传来新点位,‘吴山’就在荷溪村附近,也许我们能和这位老朋友‘重逢’!”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站站长唐超群打开卫星追踪平台,确认“吴山”最后的停留地点。

      定位显示,“吴山”回到鄱阳湖后,活动十分频繁

      老朋友是谁?时间回到2021年冬,一只受伤的灰鹤在鄱阳湖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幸运的是,它被当地老百姓发现,并送往吴城站候鸟救助中心救治和收留。经过工作人员两年多的精心照料,灰鹤逐渐康复。为了更好地研究候鸟的迁徙习性,2024年初,救助中心为它佩戴上卫星追踪器,并取名为“吴山”,随后将其放归蓝天。持续追踪发现,它一路北上进入蒙古国生活,今年冬季又向南迁飞,已于11月18日抵达鄱阳湖越冬。11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永修县的吴城站候鸟救助中心,尝试寻找这位久违的老朋友。

      “游历”5000余公里归来“吴山”状况良好并结识诸多“好友”

      卫星追踪平台显示,一连串密密麻麻的点位记录着“吴山”归巢后的活动轨迹。在湖区的中湖池、朱市湖、大汊湖等碟形湖区域,“吴山”留下了二十多个活跃的标记点。“点位越密集,代表‘吴山’在此处的活动越频繁。”唐超群指着屏幕,欣慰地表示,从这些点位数量和轨迹可以推断,“吴山”目前身体状况良好,精力充沛。

      唐超群介绍,今年年初,“吴山”离开鄱阳湖后,经由河南、河北、内蒙古,一路向北到达蒙古国栖息,直线距离跨越1800多公里。进入冬季,它又向南迁飞,经由内蒙古达里诺尔湖、黄河三角洲进入长江水域,最后飞入鄱阳湖主湖泊内,往返路程达5000多公里。

      “吴山”最初被放飞时还是形单影只,如今它在湖区内频繁活动,不仅是在寻找食物,也可能是受到了其他同伴的呼唤。“因此我们推断,‘吴山’回归种群后生活十分惬意,可能还结识诸多‘好友’,正不停四处‘走访’。”唐超群说道。

      记者随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寻找“吴山”

      科技助力搜寻“吴山”或在鹤群中

      确认定位后,唐超群开启智慧管理平台,通过AI识别系统链接湖岸布设的监控探头,朝定位方向搜索,不一会儿就锁定了数个灰鹤种群,结合灰鹤喜群居的习性,“吴山”很可能就在这些灰鹤群中。

      据唐超群介绍,智慧管理平台串联了前端探头、监测仪和无人机等设备,搭载了AI识别系统,能够精准有效地统计鸟的种类和数量,提升候鸟监测效率。

      除此之外,保护区还设立了逢“八”监测制度,即每年10月至第二年的3月,每个月的8日、18日和28日,鄱阳湖保护区内11个站点在同一时间进行监测。唐超群解释道:“这样即使候鸟在短时间内有小规模的移动,我们综合多站点、多时段的数据,依然能够得到相对可靠的监测结果,从而更好地掌握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

      在日常巡护过程中,工作人员还有一套鸟类数量统计方法。唐超群拿起望远镜,向记者演示道:“如果鸟类数量在100只以内,就直接逐一计数;如果是遇到大片成群的鸟类,就先观察望远镜的一个镜头里能框入多少只,再慢慢地平移,数一共有多少个镜头,两者相乘后,即可确定一个大致的数量。”

      一只落单的灰鹤

      候鸟盘旋聚集吴城荷溪村“吴山”短暂停留后飞离

      11月26日下午,记者跟随吴城站候鸟救助中心工作人员,来到了“吴山”最后的停留地点永修县吴城镇荷溪村附近。下了圩堤,一行人沿着裸露的湖滩,向深处步行了数十米,通过摄像镜头和望远镜,记者发现了一群灰鹤、白鹤与大雁正在洲滩上觅食、低空盘旋。

      唐超群向记者分享巡护候鸟经验,要缓慢靠近它们,避免穿亮色衣服和大声喧哗。“它们竖起脖子,就代表着对人类有所警觉,此时就不要再靠近了,避免产生惊扰。”唐超群表示。

      此外,候鸟群还会派遣“先头部队”,一旦发现某处有食物,“先头部队”就会通过盘旋发出信号,吸引同伴们聚集。遗憾的是,经过蹲守观察,该群鸟中并未发现有佩戴追踪器的灰鹤。

      “追踪器的定位信息并非实时回传,在保护区核心区域可能会存在信号微弱、回传延迟的状况。”唐超群说,未发现“吴山”,只能说明它在此短暂停留后,又飞往他处。

      湖畔稻田上低空掠过的灰鹤

      沙湖山湿地觅影记者距“吴山”仅不到500米

      不久,追踪器又反馈了最新定位,“吴山”已飞往庐山市沙湖山湿地。记者和工作人员再次驱车前往寻找,来到沙湖山湿地的一处湖泊,此时与“吴山”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不足500米。

      目之所及范围内栖息了一大群白鹤、东方白鹳、灰雁和豆雁,工作人员通过望远镜观测,发现湖对岸的草洲中有一群灰鹤,正是“吴山”定位所在的方向。

      “由于视野受限,暂时分辨不出这些灰鹤腿上是否佩戴了追踪器,但根据定位信息,可以基本判断‘吴山’就在眼前的鹤群中。”唐超群说。

      考虑到贸然接近可能会惊扰鸟儿,记者最终决定暂停追踪,唐超群表示,毕竟对于候鸟来说,最好的保护就是不打扰。截至发稿前,“吴山”仍在鄱阳湖西北角一带活动,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将继续关注它的最新动态。

      记者手记:

      “吴山”只是众多被救助候鸟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自吴城站候鸟救助中心成立以来,现已救助白鹤、东方白鹳、灰鹤、小天鹅、鸿雁等候鸟达200余只。

      “吴山”在湖区频繁活动,身体状况良好,回归种群后生活十分惬意。近年来,江西通过不断根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爱鸟护鸟已逐渐凝聚为江西全社会的共识共为。

      期待每年的冬季,都能与“吴山”在这美丽的鄱阳湖中相会。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