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县域游订单同比增长20%,越来越多“宝藏县城”缘何上了旅游热榜


 大江网   2024-10-12 12:30:5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倪鹏飞 作者:
[浏览字号: ]

      县域文旅市场人气之旺,令人惊喜。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这个国庆假期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其中,县域旅游成为新热点,携程数据显示,国庆假期一、二线城市旅客带动乡村游订单增长超60%,县域游订单同比增长20%。

      很多游客到小城和乡村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让不少以前相对小众的旅游目的地成了“宝藏县城”,登上了国庆旅游热榜。

      在浙江杭州余杭区径山镇,花海漫游、国潮集市、文艺演出,丰富的地方特色乡村文旅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乡村文化;

      在四川眉山丹棱县顺龙乡幸福古村,揉面、包馅儿、烘烤、油炸,非遗传承人娴熟地向游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诚糕点的制作工艺……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县域旅游目的地受到游客喜爱。《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1866个县域旅游总收入平均值为42.95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平均值为508.27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1.19%、35.18%。

      今年国庆假期,美团数据显示,桂林阳朔、惠州惠东、汕头南澳、福州平潭等县域民宿热度高,国庆假期前三天巴州“尉犁县酒店”搜索量同比增长311%,“博湖县酒店”搜索量同比增长263%,“库尔勒旅游景点”搜索量同比增长484%。同程旅行数据显示,近百个县城假期酒店预订热度同比上涨超过50%。途家民宿数据显示,假期县域民宿预订同比增长近五成。

      县域旅游的火,得益于中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旅游接待能力持续提升。

      目前,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6万公里,分别较2012年底增长64.2%、392.2%。预计到2025年,我国高铁将覆盖98%的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高铁网络覆盖率的持续提升,为广大游客触达更多县域目的地提供了便利。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乡村旅游重点村镇9500余家,其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597个,浙江余村、安徽西递村等8家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县域旅游的火,得益于政策的加力支持。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吸引市民下乡消费;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各地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优化配套设施,打造更丰富的旅游新供给。

      美团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外来游客在县域的消费额以29.8%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2023年县域外来游客消费占县域消费总量的比重接近25%。

      县域旅游走热的背后,折射出消费需求之变。

      随着旅游市场不断发展,文旅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趋势。县域旅游“小而美”的特点,能够更好满足游客“求新求精”的出游需求。各地依托乡村文化、特色产业、物产美食、节庆展演等资源,打造乡村美食品鉴、农耕文化体验、非遗技艺、民俗活动等多元化体验。

      县域旅游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紧跟消费新趋势,一方面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配套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出游体验;另一方面,注重挖掘自身特色,结合当地传统文化,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差异化产品,做足“新”的文章,一定能够不断激发县域旅游新活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