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诗画中国》探景“江河万古流”


 大江网   2024-08-01 10:34:29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章峰 作者:邱伟
[浏览字号: ]

      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正在央视一套播出,这一季节目从众多的传统绘画作品中精选出与江河相关的诗画经典,将古画、诗词与AI技术多方位融合,打通了现代观众与传统文化的对话通道。节目播出至今已揽获全网热搜300多个,主话题“诗画中国”阅读量7.8亿,讨论量168.2万。

      头两期视角对准长江与黄河

      2022年,《诗画中国》第一季播出,节目集萃了60余幅古代名画、70余首诗文,全网话题阅读量超27.4亿、视频播放量3.2亿。珠玉在前,今年播出的《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延续了第一季节目以诗画为载体、用现代化文艺表达方式探寻中国文化发展轨迹和精神脉络的创作思路,并保留了“开卷人”“品卷人”等节目角色。

      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节目立意于“江河万古流”,以书写大江大河的诗画为线索,从诗画看江河,从江河看文明,通过“大江大河、水润丰年、舟行万里、诗意栖居”等主题化方式,打造更具主旨表达的节目。《诗画中国》总导演、制片人田梅直言,“以‘江河万古流’为主题,‘江河’代表了长江、黄河、大运河等具象的水系,‘万古’代表了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脉,希望绘就一幅江河文明延绵发展的绚丽画卷。”

      头两期节目首先将视角对准了长江与黄河,本季首位“开卷人”是40多年前曾为纪录片《话说长江》解说主持的朗诵艺术家陈铎,当熟悉的声音再度回响,观众也走进了明代画家吴伟创作的近十米《长江万里图》卷中。在第二期节目中,演员濮存昕入画《黄流巨津图》,一首豪迈洒脱的《将进酒》把对黄河的感怀之情表现得酣畅淋漓。

      用新技术对古画进行造景重绘

      古人寄情山水将万千意蕴凝结在诗画中,《诗画中国》则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古画进行重绘、造景等大胆创新,让蕴藏在经典诗画作品中的东方美学意象跳脱出来。比如杜甫诗中“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磅礴壮阔“破屏”而出,李白名篇中奇绝险峻的蜀道从2D平面转换为立体场景,让《蜀道难》更加可感地呈现于观众眼前。

      借助先进制作技术打造动态画境,《诗画中国》实现了让演员入画探景,穿梭于诗画合一的意境中。演员王劲松“穿越”进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所绘的《杜甫诗意图》册中,倾情演绎“诗圣”杜甫深沉博大的精神世界,一场相隔千年的古今对话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最新播出的一期节目中,演员曹磊入画《泽畔行吟图》,以戏剧的形式借助CG技术“重回”千年前,“化身”屈原,动情吟诵《思美人》等屈原人生诗篇名篇,展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文人风骨。

      设计剧情让观众细读经典背后

      节目也通过剧情化表达,聚焦经典背后的生活感悟。年近九十的牛犇步入《金焦落照图》卷深处,与青年演员周奇分饰两个年龄段的画家文徵明,讲述一代艺术大家对于“本心”的坚守,节目中七十五岁的文徵明对二十六岁的自己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守住自己的本心”,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观众看到经典作品背后诗人、画家孜孜以求的心路历程。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热烈,有网友表示很喜欢牛犇老师与周奇的表演,这场跨越代际的“自我”对话舞台设计非常有创意。

      承袭第一季“诗画合璧”的创新样态,《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沿水脉探文脉,挖掘祖国大江大河的文化内涵,探寻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和精神脉络,不同门类艺术通过科技连接古今融汇再造,让博物馆里的书画作品、古籍里的经典诗词重新“活”了起来。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