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招弟”改名记


 大江网   2024-07-22 11:56:43 来源:央视网 编辑:黄文静 作者:
[浏览字号: ]

      名字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代号,通常蕴含了特别的寓意,或是父母对孩子美好的祝愿。

      然而,有一群女性,她们的名字与父母、亲人、家庭有关,唯独与自己无关。

      但当她们决定改名,与过去彻底告别,却并不容易。

      电视剧《娘道》中,女主角柳瑛娘为两个女儿分别取名“招娣”“盼娣”。

      01

      来自外界的困扰

      “改名字成功啦!我要哭死。”

      六月底,江西女孩易初在小红书上开心地晒出自己的新户口页,曾用名那一栏,写着“易招弟”。

      改名字的念头,从她小学五、六年级时就有了。那个年代,身边很多女孩的名字里都有玉、梅、霞、芳这些字,“现在听起来可能有些土,但那时的我很羡慕,不像我的名字,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易初有三个姐姐,一个弟弟。“小时候家里有什么好吃的,父母都会偷偷留给弟弟,这种事我们见得多了,也知道自己无法改变。不过我弟弟比较懂事,性格也好,我们姐妹、姐弟之间关系还是不错的。”

      困扰大多来自外界。自懂事起,易初就在为这个名字而自卑,上学时被老师点名,都不好意思站起来,去银行、医院办事,快要叫到自己时,她也会提前走到柜台前,以免广播响起后,自己还要在众目睽睽中走过去。她是一名汽车销售人员,客户看见工牌上的名字,第一句话总是半开玩笑的提问:“那你招到了弟弟没有呀?”

      虽然别人可能没有恶意,但这些话听了心里总是不舒服的。“交朋友也好,谈恋爱也罢,人家一听我这个名字,马上就会联想到我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更别说有好感的男生了,一听名字可能就会被‘劝退’。”

      她在家随口提起过改名的想法,父亲没有反对,只是以开玩笑的语气说挺好听的,为什么要改,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我说,这个名字一点也不好听,你想生儿子没有错,但是你为什么要用我的名字来表达你的想法?让我一生都受影响。”

      改名的念头一旦产生,就在心里扎了根。易初在网上看了很多改名的案例,知道需要很多道手续,后续变更信息也很麻烦,便一直有些犹豫,没有付诸行动,直到上个月,她看见小红书上很多人分享了自己改名成功的经历,需要的材料和操作流程都罗列得清清楚楚,热心的女孩们在评论区互助、解惑,她又被鼓舞了。

      “趁着我还没结婚,干脆改了算了,不然以后顶着这个名字,我都不好意思晒结婚证。”带着这样的想法,她走进了派出所。

      改名的过程,比想象中的顺利,她把资料递给民警,对方只是嘀咕了一句“现在怎么这么多要改名字的人?”易初连忙解释,自己慎重考虑过,已经想清楚了,民警便没再说什么,15天后,易初就拿到了她的新身份证。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重获新生了。”

      02

      “初”,寓意“新生”

      对于易初来说,原来的名字背后是父母生儿子的愿望,与她这个人无关,既没有对她人生的祝福,也没有展现她的任何特点,她希望新名字能彻底属于她自己。

      “我不希望名字变成一种标签,也不想用刻板印象中所谓‘适合女孩’的字眼,所以选了‘初’这个意义比较中立的字,代表着初始、新生。”

      她曾给自己起过一个化名,叫“易璇”,很长一段时间里,同学、同事都以这个名字称呼她。改名的那天,她分别为“易初”和“易璇”两个名字打印了申请书,考虑到“璇”字比较容易撞名,最终选择了更特别的“初”。

      家人平时都叫她的小名,所以对她改名的事并没有多说什么。倒是同事、朋友们听说后,纷纷恭喜她,表示要赶紧把易初这个名字叫顺口。她把自己的经历发到社交平台,也希望给其他想改名的女孩一点指引,帖子收获了5.5万赞,1.2万条评论里,有人祝贺,也有人为她鸣不平。

      改完名,接下来就要同步更改电话卡、银行卡、驾驶证之类的证件,“基本在手机上弄就可以了,挺方便的。”

      03

      “招弟”们有改名的自由

      直到如今,放眼全国,“招弟”的数目仍然不小。

      在公安部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上,以“张”“王”“李”“刘”“陈”等常见姓和“招弟”“迎娣”这样的名字任意组合,查询全国范围内同名的人数,结果都数以千计。

      名字不只是一个代号,更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它既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又能反映群体的文化心理和偏好。不论是对于个人而言,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招弟”这类名字,都伴随着显而易见的影响。

      新的名字,意味着新的人生,改名之后,女孩们要面对的还有很多。但无论这件事有多难,她们都应该有选择的自由。

      在易初的博文评论区,一位曾叫“引弟”的女孩分享自己的新名字

      你身边也有叫“招弟”的女孩吗?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