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筑牢牛羊疫病防控网

——江西省牛羊产业体系服务纪实


 大江网   2024-07-22 12:15:20 来源:大江网 编辑:肖文忠 作者:
[浏览字号: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在江西省广袤的乡村田野间,一场由牛羊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引领的提质增效与疫病防控战役正悄然打响。面对行业低迷所带来的挑战,这群“科技使者”不辞辛劳,深入基层,行程数千公里,只为将最新的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控知识送到每一位养殖户的手中。

      科技下乡,精准服务解民忧

      江西省牛羊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团队深知,只有深入了解养殖户的实际需求,才能精准施策,有效解决问题。因此,他们纷纷走出实验室,走进牛棚羊舍,与养殖户面对面交流,耐心解答疑问,传授科学养殖方法。从疾病防控到饲养管理,从饲料配比到环境控制,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专家们的智慧与汗水。

      强化布病防控,守住产业安全底线

      针对布鲁氏菌病等严重危害牛羊健康的人畜共患病,专家团队将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在种牛羊场和核心育种场,专家们积极推动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净化工作,通过严格的隔离、检疫等措施,有效切断病原传播途径,保障种源的安全与健康。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牛羊产业的整体防疫水平,也为市场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牛羊产品。同时,通过指导养殖户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保持牛棚羊舍清洁干燥,实施隔离、消毒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有效阻断病原体的外界输入和场内传播。

      强化疫苗免疫,筑牢牛羊免疫屏障

      针对广大牛羊养殖户对疫苗预防接种认识弱化与不足的问题,专业团队积极通过技术培训及技术下乡等措施,为养殖户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口蹄疫、牛流行热、牛结节性皮肤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梭菌病、牛巴氏杆菌病等疾病实施有效的免疫预防。针对牛呼吸疾病综合征和犊牛腹泻等多病原混合感染的常发病,通过早诊断和早治疗的手段以提高疗效。在寄生虫病多发的夏季,定期开展预防性和治疗性驱虫,以防止内、外寄生虫传播。

      科学饲养管理,提质增效显成效

      为应对行业低迷所带来的挑战,专家团队还从引种培育、饲养管理、营养调控、模式选择等多方面入手,提出一系列提质增效的措施。首先是指导养殖户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确保牛羊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同时,严禁饲喂霉变劣质饲料,预防瘤胃酸中毒等消化道疾病。此外,通过综合管理、调整日粮配方、预防性用药或添加益生菌、饲喂抗应激饲料等手段,专家团队还帮助养殖户在运输、分娩、断奶、转群等关键环节落实好抗应激措施,有效降低了牛羊的应激反应和疾病发生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创新模式引领,降本增效新篇章

      在疫病防控和养殖管理中,专家团队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提出了降本增效的新思路。他们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强化培训等方式,实现了防控工作的精准高效。同时,还积极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导养殖户转变传统观念,走科技兴农之路。这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提高了养殖效益,为江西省牛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西省牛羊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团队深入基层、科技赋能的行动,不仅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收益,更为全省牛羊产业的提质增效和稳定生产注入了强大动力,增强了养殖户的信心。未来,将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多符合本地实际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为推动江西省牛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