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因为著名画家吴冠中在张家界写生并创作了系列作品,才让当时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地方成为风景名胜地;要是没有陈逸飞创作的《故乡的回忆》“双桥”油画,也就没有现在大名鼎鼎的周庄古镇。由此可见,成功的艺术创作可以成为推动地方旅游的文化名片。近日,由新余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江西著名画家詹艺的“画旅新余——詹艺写生新余作品展”亮相新余市美术馆。这不仅是新余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也为江西当下的旅游推广创造了新方式。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实习生喻言

詹艺在写生

詹艺作品《仙女湖凤凰湾》

詹艺作品《宽心小镇指月塔》

詹艺作品《钢城新景》

詹艺作品《仙湖揽胜》
走遍新余用真情实感写生创作
詹艺,江西赣州人,1989年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科本科班,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原秘书长,江西雕塑院原院长,江西美术院原院长。詹艺擅长创作山水画,其大幅巨制气势磅礴,盈尺小作笔墨精妙,写生作品更是气韵生动。
此次展览精选了詹艺在新余写生创作的60件作品,其中既有革命圣地,也有历史遗址;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文景观;既有传统笔墨,也有时代之美,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詹艺告诉记者,自己在任职江西省美术院院长期间,曾多次带队率艺术家去新余写生,此次展出作品是他在近五六年间,走遍新余“一县四区”进行的深入创作,其中既有早已为大众熟悉的仙女湖、昌坊村、抱石公园等著名景点,也有艺术家眼中特别值得推荐的景致,以及受邀举办此次画展后,特意创作的作品。
在新余写生期间,詹艺感受到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当地人淳朴的个性也给艺术家留下深刻印象。如詹艺曾前后三次前往新余白眉村画惜字塔,但前两次他感觉均不满意,最后一次去时,他发现当地一户人家的4层楼视角最佳,当询问是否可以上楼画画时,对方不仅欣然同意,且热情招待艺术家,让詹艺很受感动,这种对新余的真情实感也融入创作之中。
在画展的开幕式上,詹艺高品质的写生作品引起不少观众热议。有人感叹,“这个地方我去过,画作要比真实的景更好看。”有人则惊喜,“没想到新余还有这么好的地方没去过,下次我一定要去。”詹艺表示,因为每件作品都是实地写生创作,所以很接地气,也很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推动旅游江西艺术家贡献力量
詹艺认为,写生创作首先要忠实于对象,让观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被绘画对象鲜明的形象特征。但展现出来的内容又不能和真实景物一模一样,“因为创作者不能把所有看到的东西都画在纸面上,要学会舍弃,把最有意义的内容表现出来,通过笔墨呈现,通过艺术家的思想表达,实现艺术创作的意境”。
比如画新余的宽心小镇,詹艺选择了晚上的场景,夜色下的小镇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容易给观众制造出多样的思绪和带来无限的遐想。他坦言,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把眼中的景物打破重组,进行艺术的加工,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画旅新余——詹艺写生新余作品展”亮相后,詹艺精湛的艺术创作也获得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据了解,作为不是新余的外地艺术家,受邀举办新余写生作品个展,这样创新的方式在全省美术界也尚属首次。目前,主办方已将60件展出作品出版了精美画册,作为新余的旅游礼品,赠送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
同时,新余文旅局还有意制作画作的高仿作品,陈列在当地各个酒店进行宣传。此外,还会将每一张画,放在真实的场景中,让艺术创作与游客产生互动,感受艺术家笔下的景致和游客眼中所见会有什么样的差别。詹艺表示,作为一名江西的艺术家,能用作品为江西的文旅发展尽一份力,这是艺术家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