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聚集 创新 裂变

——看峡江县如何以改革推进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江网   2024-07-19 14:50:27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陈笑笑 作者:李歆 周幸
[浏览字号: ]

      集聚生物医药企业17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2023年医药大健康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亿元,实现产值3年翻番;入选全省首批大健康产业试点示范县……回顾峡江县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史,一条“聚集—创新—裂变”的路径清晰可见。

      近日,记者走进峡江,近距离观察其聚焦医药、医疗器械、医美、医养等细分领域开展的改革探索,看该县如何打造综合检测、技术创新、仓储物流“三个中心”和成果转化、电商服务、人力资源、投融资服务“四个平台”,促进产业裂变式发展。

      掌握科技主动权

      增强核心竞争力

      “截至6月底,我们已为辖区8家企业提供了15批次产品的检测服务,较之前送往外地检测花费的时间缩短了一半,费用也大幅降低。”峡江县生物医药综合检测中心质量负责人高荣航介绍。

      研发产品送检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曾经困扰着生物医药企业。为进一步掌握科技主动权,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峡江县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生物医药综合检测中心,引入一批高精尖检验仪器设备,可对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产品进行检测,业务范围辐射吉安全市及周边地区。

      峡江县坚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益普生、凯曼、顺福堂等企业分别建设医药、医疗器械、中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在源洪科技、中科佰氏、益缘生等企业分别建设医疗器械、医美、特医食品等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并积极促进医药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同构建“研究在院所、转化在峡江”的开放式体系,实现设备、研发人员、技术等共享,为同类产品科研创新提供平台。

      目前,峡江县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38个、高新技术企业26家、省级绿色技术创新企业1家,共获得生物医药产品批文277个,完成技术合同交易9项,金额达4.04亿元。

      构建产业区块链

      做强销售仓储端

      “这款和圣八珍糕是‘云上玉峡’微信商城上的‘爆款’,上架不久就卖出5.2万余件。”江西和圣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魏和圣告诉记者。

      “云上玉峡”微信商城由峡江县生物医药电商服务平台自主开发,并于今年5月入驻电商产业园。平台引进专业的供应链管理企业运营,以电商产业园为载体,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让本地企业更广泛便捷地触达国内外终端客户。电商产业园运营两个月来,已入驻企业37家,其中生物医药企业7家,上架生物医药产品超200款,累计销售额超1000万元。

      为打通生物医药产业上下游销售仓储链条,峡江县全力建设医药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和生物医药大健康电商服务平台,依托自动化设备,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专业存储、物流配送、冷链运输、信息化管理等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存储成本,让产品“存得住、理得顺、卖得好”。

      “我们整合全县各类物流资源,打造重型商用车车厢制造厂、汽车配件销售中心、汽车智能维修中心等物流配套设施,确保让峡江的产品又快又好地走向全国。”峡江县赣中现代物流园服务中心负责人肖永根说。

      下好服务先手棋

      人才资本有保障

      “我们研发的新药莫米司特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申报国家批文,有望成为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PDE4抑制剂。公司落户峡江10余年来,政府已先后为我们融资1.2亿元,为产品研发提供资金保障。”峡江和美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英伟向记者介绍。

      为给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从金融活水到人才支撑的全方位服务,峡江县先后构建投融资服务平台和生物医药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并为企业招引高素质、研究型人才。

      “我们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新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基金公司,实现撬动社会资本、推动产业发展、滚动循环增效的效果,目前已引进浙江九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管理人),合伙设立了医药产业引导基金,基金规模2亿元。”峡江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李斌说。

      针对企业用工难问题,特别是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紧缺问题,峡江生物医药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依托县级“就业之家”,通过引进专业人力资源公司,提供多元化人力资源服务,满足企业用工和人才需求。今年,该平台已组织30余家企业参加高校及技工院校招聘会9场,吸引各类人才500余名。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歆 周幸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