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演员郑佩佩去世,曾出演《唐伯虎点秋香》《卧虎藏龙》


 大江网   2024-07-19 14:50:26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陈笑笑 作者:
[浏览字号: ]

      据导演胡雪桦、主持人曹可凡消息,演员郑佩佩离世,享年78岁。

      胡雪桦在朋友圈发文:“记得二十七年前,在洛杉矶,您主持了胡金铨导演追悼会。今天‘武侠影后’追寻胡大侠而去,想必在天堂重温《大醉侠》在戛纳电影节的辉煌。佩佩女侠一路走好。”

      主持人曹可凡也在微博发文悼念:“每次和佩佩姐见面,都会被她爽朗的笑声所感动,即便聊起过往艰难岁月,她也从不抱怨和哀叹。我们也常常用上海话交流,她说,一说上海话,就仿佛回到自己童年时光,而那一口软糯典雅的老式上海话,听来十分亲切。近年来一直听说佩佩姐健康状况不佳,不想,她竟然与我们天人永隔。天堂没有痛苦,祈愿她一路走好!”

      郑佩佩的代表作有《唐伯虎点秋香》《卧虎藏龙》《杨门女将》《轻轻摇晃》《宝莲灯》《情人石》《大醉侠》《花木兰》等。

      对于90后的年轻观众来说,郑佩佩是真人秀《花儿与少年》中宽厚智慧的“佩佩姐”。对于70后、80后的影迷来说,郑佩佩是《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华夫人”、《杨门女将》系列中的“佘太君”、《卧虎藏龙》中的“碧眼狐狸”,然而对于更年长的观众来说,郑佩佩,是早年香港武侠电影中,最具光彩的美丽侠女。

      《卧虎藏龙》中的碧眼狐狸和玉娇龙。郑佩佩因这一角色获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

      郑佩佩,1946年1月6日生于中国上海,华语影视女演员。1963年考入南国实验剧团,毕业后加入邵氏电影公司。

      1963年,年仅十几岁的郑佩佩反串男角参演电影《宝莲灯》,英气十足的美被导演胡金铨看中,邀她出演中国新派武侠电影开山之作《大醉侠》。此后,她以洒脱利落的侠女形象,在60年代“甜姐”当红的香港影坛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被报界封为“武侠影后”。

      出生在上海的郑佩佩,幼时的成长经历,让她秉承了那个时代内地青年朴素刚正的价值观,是非黑白一定要清清楚楚。以至于后来到香港生活,一度看不惯香港的“灯红酒绿”“繁华奢靡”。在影坛,也以直率敬业被同行欣赏。

      据说,她小小年纪责任心极强,一次她生日时,胡金铨导演和其他几个人喝醉了,她便真的像位侠女一样,一个个地拖着他们把他们送回各自的家。在郑佩佩记忆中,那个时候的香港影坛十分繁荣,人才辈出,公司很保护演员,记者也维护他们,年轻的演员们住在公司宿舍,大家都单纯得很,是个很美丽的年代。

      此后,她息影嫁人,相夫教子,又经历离异,再回到香港,已是数十年的时光逝去,当初的少女也经历不少风雨,人过中年。香港影视圈的变化天翻地覆,曾如日中天的香港武侠电影逐渐走向没落。当初的友人师长,相继离世。郑佩佩突然有一种感觉:似乎冥冥中有安排,她回来的使命,似乎就是送这些和自己有缘的人们最后一程。

      1992年,郑佩佩拜入台湾星云大师门下,修习佛学。曾经刚烈的侠女,渐渐成为了宽容的长者,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塑造一位又一位心怀大爱,正气慈蔼的“大家长”形象。

      她还参演过不少国外作品,2014年和本·卫肖共同出演电影《轻轻摇晃》,扮演一位在儿子去世后才得知儿子是同性恋的母亲。

      她出演这个角色,有些出乎部分观众的预料,然而对她而言,却是极其平常。她的初衷简单,一是觉得剧本好,二是想为首次执导长片的年轻导演一些帮助。她讲,看到很多努力的年轻人总会想起自己的孩子们,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需要帮助时,他人愿意帮上一把。

      郑佩佩也因这一角色,提名第17届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女主角奖。

      2014年4月,郑佩佩参加《花儿与少年》第一季。

      2018年11月,郑佩佩获第24届华鼎奖终身成就奖。

      2020年,与刘亦菲共同出演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在其中扮演媒婆。

      近年郑佩佩鲜少在台前露面。几个月前,因为“花少”与郑佩佩结下深厚友谊的刘涛曾在节目上透露郑佩佩身体已经特别不好。郑佩佩曾寄语刘涛,“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