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为快
近日,四川一市民向媒体反映,60岁的母亲花费3万余元,网购一款“吃了就能长寿”的保健食品,但该食品上的备案号在有关平台查询不到。此前,还有媒体披露多起向老年人兜售“健康管理仪”进行欺诈的案例,商家鼓吹该按摩仪“包治百病”,导致多位老年人花费1.59万元购买。而经调查,这款按摩仪并未有“奇效”,出厂价也仅为1880元。
近年来,养生保健商品引发的涉老骗局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长寿的心理,以及对信息辨别能力不足、容易轻信他人的特点,设下“养生陷阱”。
对老年人来说,养生骗局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经济损失只是其一,更严重的是可能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一些老年人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不愿就医,反而相信所谓的“养生神器”,长期使用不仅达不到保健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或产生新的健康问题。此外,养生骗局还会破坏市场秩序,影响正规保健品牌的声誉,降低全行业信任度。
如何才能让老年人走出养生保健的误区呢?首先要治理养生保健乱象,加大对不法商家的打击力度,让他们明白黑心钱不能赚、更不敢赚。其次,部分子女因为种种原因和老年人之间缺少沟通,不法商家正是利用这一情感空白对老年人进行假意关怀,打“感情牌”。因此,子女应给予父母更多关怀,帮助他们提高信息辨别能力。社区也可积极开展相关科普活动,为老年人普及健康知识和科学保健理念。此外,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也要积极发挥其“健康守门人”作用,帮助老年群体提升健康素养,树立正确的养生观。总之,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多方位、多角度守护好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让他们享有安全、健康的晚年。
侯艺松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