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从联名上访到和谐共富——

看乡村治理“后等生”的蜕变


 大江网   2024-04-11 16:56:51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倪鹏飞 作者:陈璋
[浏览字号: ]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璋

      “我们能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还新建了村级食堂,多亏了你们的努力。当时整治环境我们不理解,现在想想,还是感谢你们啊。”看到村党支部书记石姗姗来家里走访,桃源村老屋村小组的村民黄发根感谢道。

      桃源村地处靖安县水口乡,共有户籍人口2300余人。虽然名为“桃源”,但在以前,村里的情况远没有名字一样美好,反而是村民之间矛盾频发,信访量居高不下,综治工作在全县是倒数,产业发展几乎空白。信访高峰期,该村一起纠纷中联名上访的村民就超过50人。如今,这样的情况已经完全扭转,桃源村连续几年实现零信访,产业发展同步取得可喜成绩。巨大改变的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公平公正凝聚民心

      在村民们看来,村里的变化始于2012年新的村两委班子到任。“他们始终坚持公平公正、认真负责的态度,让许多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处理,一改以往大家对村两委‘办事不公’的印象。”村民周建国表示,此外,村干部还带着大家修路修桥、改善环境、发展产业,让村子焕发新的生机。

      周建国记得,2019年,有一个环境整治项目在桃源村落地。“刚开始大家不了解,当项目实施时,面对拆猪圈、拆厕所、拆乱搭乱建的情况,村民们有抵触情绪,项目一时难以推进。”

      为了让村民知道这不是“针对他们”,而是为了大家以后的好日子,村干部带头拆除自家违章建筑,用实际行动告诉村民“我们都一样”,很快赢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项目顺利完成。

      不仅如此,村干部一直坚持公平公正,严格审核低保、五保等政策申请。在化解村民矛盾时,如果矛盾双方中有村干部的亲戚,更会要求村干部的亲戚主动让步。村民曾经心中“你是村干部的亲戚,你们都是一伙的”想法,在一次又一次的矛盾调解和政策落实中得到转变,“村干部都在为我们做实事”成为大家的共识。

      认真负责建设家园

      走在桃源村,这里环境优美,崭新的沥青路两旁开满了桃花和月季,一些农旅综合体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想要把村里建设得更好,就要把交给我们的每一个项目做好。”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石姗姗是这么要求村干部的,自己也是这么去做的。

      为确保项目质量和工程量达标,石姗姗和村党支部副书记漆传文每次在项目验收前,都会提前到项目点上按照图纸计算验收量。“传文测量,姗姗记录”成为项目质量的保障,不达标就重做,量不够就补齐。他们的努力让村里项目建设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桃源村也从村民不好说话、项目难落地、工程难达标变成项目落地快、质量好、很放心。

      正因如此,桃源村通过新农村建设、水系连通、道路美化等项目,建成了一个道路更畅通、风景更优美的美好家园。

      齐心协力增收致富

      “这几天都在忙着播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今年又会有个好收成。”漆传文看着成片的秧苗说。

      2023年,外来承包户李某来到桃源村,与村委会达成协议,用1.8万元租金承包西岭、街里等多个村小组的100多亩农田种植水稻。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李某承包后未悉心打理,验收中没有得到相关补助,直接撂摊子走人,导致租金也成了“空头支票”。

      出现问题后,村委会立即召开村民大会进行商量。面对僵局,漆传文决定接下“烫手山芋”,以个人名义承包这100多亩农田,并预付村民租金,让村民从艰难讨租变成稳定收租。

      近年来,桃源村积极寻求发展之路,陆续建设大米加工厂、承包白茶种植园,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帮助村民致富增收。如今,桃源村集体经济实现从欠账7万元到去年收入20余万元的变化。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