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开幕。大赛现场,南昌拌粉、琢器利坯、水泛丸……诸多江西元素一一亮相,展示出独特的赣鄱魅力,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遇见美丽江西
山水为画,怡然成趣,蓝白相映,美观隽永……9月16日,走进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江西展馆,一个青花瓷器造型的展区映入眼帘。
“与古老的青花瓷近距离接触,唤起了中国式的闲情逸趣。”来自山东的游客蔡文静一边参观江西展馆,一边感慨道,“感受到千里之外的江西特色与文化,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江西。”
让现场观众连连称赞的设计,源自赣鄱工匠的精益求精。江西展馆负责人曹建华介绍,设计团队历时30余天,反复论证修改,完成江西展馆的设计任务。
“代表江西的元素有很多,其中景德镇的青花瓷最具代表性。”曹建华一边带笔者参观展馆,一边阐述其设计理念,“滕王阁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我们将滕王阁和‘工匠’二字融入‘赣’字中,突出‘培育赣鄱工匠打造人才高地’的主题。”
展馆入口处,笔者看到一处灰瓦白墙的房屋造型,房屋中间的八角木窗空灵通透,窗前的空地上竹翠桂香,尽显江西传统建筑工艺之美。
呈现精湛技艺
起模、成型、搓圆、打紧……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昌帮药业”的技术员余斌,正全神贯注制作水泛丸,双手紧握竹匾上下摇转。浓郁的药草味弥漫在空气中,不一会儿,颗粒均匀、光滑的水泛丸就做好了。
今年49岁的余斌曾是一名司机。2013年,他偶然接触了水泛丸技术,自此爱上了这项传统技艺。“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切磋技艺的平台,让我们知道靠手艺,不仅可以传承家乡的传统技艺,还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说。
“知道三清山的风景很秀美,没想到三清山产的米粒石做成的工艺品也如此精美!”走进米粒石壶展区,鲜活灵动、惟妙惟肖的作品《玉质兰心》吸引了不少游客凑近观看,感叹上饶米粒石壶文化的深厚。
说起这个让自己获得国家级银奖的石刻作品,上饶市玉山县罗纹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文康眼睛里充满光亮。“整个作品由原石制作而成,浑然天成,艺术感十足。这次展示将作品带来,就是希望能够向全国推广上饶的米粒石壶艺术、展现璀璨的赣鄱技艺,将这门传统的非遗技艺不断发扬光大。”
展区还展演了錾铜雕刻、琢器利坯、江西米粉等工艺,以图文形式展示了江西省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激励体系等政策,播放了典型案例短片,全方位、立体展现我省近年来技能人才工作的生动实践、创新探索和成果成效。(易永艳)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