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红眼病”的高发季节。患者顶着红彤彤的双眼就诊时,总伴随这样的疑问:“我这几天也没看什么呀,怎么就‘红眼睛’了?”
不怪眼睛乱看,要怪脏手揉摸
其实,老百姓所说的“红眼睛”或“红眼病”,一般是指具有传染性的急性结膜炎,在夏季广泛传播的主要是病毒性结膜炎。双眼更多见,可同时或先后发病,常见的症状为眼红、眼痒、刺激感及大量浆液性分泌物。
而这些分泌物正是“红眼病”传染的重要来源。急性病毒性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眼部,或间接接触污染物都可能引起病毒感染的发生。因此,“红眼病”并不会像坊间传闻的那样是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或者是看到别人的“红眼睛”引起的。脏手揉摸双眼才是患病的主要原因。
墨镜不防“红眼”,游泳要戴泳镜
出人意料的是,戴墨镜并不能阻断“红眼病”的传播,但是正确佩戴游泳眼镜却可以起到阻断传播的作用。因为除了脏手揉眼外,接触疫水也是“红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倘若游泳池水被病毒污染,那么感染就在所难免。而正确地佩戴游泳眼镜可以避免池水直接接触眼球,所以能够起到预防感染、避免传播的作用。不在自然水体里野游、选择消毒合格的正规泳池、游泳时不佩戴隐形眼镜等,都是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夏天戴墨镜虽不能阻断“红眼病”的传播,但还是可以缓解患者的畏光症状,倒也不是全无益处。而主要的治疗措施则是在眼科医生指导下眼药膏、眼药水的正确使用,一方面患者要及时就诊,另一方面积极治疗,如患者恢复顺利,病程一般持续约2周。
防备潜伏期,正确防治是关键
有些患者对于感染时间耿耿于怀,总觉得自己发病前两天“老实本分”,毫无感染可能。事实上,发病前需要仔细追溯的可疑感染时间远超大家的心理预期。引起“红眼病”的病毒感染潜伏期可长达5天—14天。发病后的最初几天传染性最强,一家人互相传染的情况颇为常见,因此,共同生活者不可共用毛巾、枕巾及眼部用药,避免接触患者的眼部及分泌物,如有接触需及时洗手。患病期间,尤其在急性期,建议儿童患者避免外出,患病的成年人也要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虽然病毒引起的急性结膜炎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有时也可导致患者进一步发生角膜感染、虹膜睫状体炎等。一旦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化,如视力下降、眼痛眼红加重等,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殷悦(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