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君生我未生”,原诗竟出自这里


 大江网   2023-03-29 16:02:00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欧阳百惠 作者:
[浏览字号: ]

    全诗讲述爱情

    却字字不提“爱”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据现有资料考证

    这首广为流传的五言绝句

    最早就是出自长沙窑瓷上的诗句

    古时女子对男士或丈夫敬称“君”

    可知此诗用女子口吻

    全诗实际用字仅九个

    一字不提“爱”

    倾诉了与“君”苦恋

    却不能相伴终生的遗憾

    这首诗广为流传

    但它并非名家大作

    长沙窑是未见于史籍记载的民间瓷窑

    在已发现的几百件器物上题写的诗句

    基本属于流行在市井里巷的歌谣

    也有可能是窑工创作

    由此可见,唐人浪漫名不虚传

    颜色不再单一

    这里是釉下多彩重要发源地

    “君生我未生”诗词壶代表的长沙窑

    一个最重要发现

    是确定了这里是

    釉下多彩的重要发源地

    唐代前期

    中国陶瓷呈现“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

    中晚唐时期出现了釉下多彩技法

    将铁、铜等呈色剂掺入颜料

    用毛笔在未烧制的瓷器上绘饰图案

    再覆盖上一层釉焙烧

    使色彩从釉下呈现

    大大提升了美观度

    正是这种技法

    才使得像“君生我未生”这样动人的诗词

    今天能够清晰呈现

    这也是陶瓷制作和装饰技法上的

    一次重大进步

    只是普通酒肆酒壶?

    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君生我未生”瓷壶

    壶口敞开、背装执手

    短流凸出、便于倒酒

    造型是唐代经典的酒壶样式

    同时也作注茶汤的茗瓶

    但它其实还有多重价值

    观察中晚唐社会的一面镜子

    长沙窑,创烧于“安史之乱”后

    鼎盛于中晚唐

    并一直延续到五代

    “君生我未生”瓷壶同时期的瓷器装饰

    基本以釉色作为主要装饰特征

    部分会在瓷器上有

    印花、弦纹、贴花等装饰

    以诗文为装饰的目前只见于长沙窑

    而这些瓷器上诗文的内容

    不仅有“君生我未生”瓷壶呈现的

    离愁别绪、男女情爱

    还包括处世哲学、商贾活动

    边塞征战、山水风景等

    这些诗都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民俗风情

    对历史研究有极为重要的佐证作用

    另外,别看酒壶上有诗文

    就以为这是高档场所用具

    现在的研究显示

    长沙窑瓷器价格低廉

    主要面向广大老百姓

    也就是说

    “君生我未生”瓷壶

    可能是用于普通酒肆等场所的酒壶

    当时民众的生活由此也可见一斑

    重要的书法文库

    唐人墨迹流传甚少

    流传至今的少之又少

    可在长沙窑瓷器上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唐人笔迹

    唐长沙窑青釉“寒食元无火”诗文瓷壶

    从文字的笔锋来看

    是用毛笔书写

    目前已发掘的瓷器上

    字体多为行书、楷书和行草

    也有少量的隶书

    这也就成为研究唐代书法的重要文库

    初闻不解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

    在这个和煦的春日里

    快抓紧身边人的手

    一起赴一场和长沙窑瓷器的约会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