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刚开始
一些浑水摸鱼的“培训班”打起了家长的主意
近日有多位家长一掷千金
却发现中了“培训费”诈骗圈套
家长们是如何缴纳“培训费”被骗的?
近日,陈女士报警,称自己在QQ上收到“女儿”发来的消息,学校推荐参加清华大学的培训课程,并将教务处刘主任的QQ名片推送给陈女士。
看到“女儿”发来的消息,名字头像也对得上,陈女士没来得及多想,就把费用转到了对方提供的私人账户上。交完培训费,“女儿”称还需缴3万余元的器材担保金,培训结束后会全额退还,陈女士再次给对方汇款。
随后,这位“刘主任”又和陈女士推荐说清华大学有保送名额,费用需要十几万。连续要求汇款,陈女士感觉不对劲,且感觉清华大学花钱就能获得保送这事很不真实,随即电话联系学校老师才知道上当受骗。
“培训班”骗术揭秘
1 量身定制骗局
骗子非法获取学生及其家长的个人信息后,用QQ、微信等方式联系家长,以报名培训班需缴费为由诱导转账。由于骗子亲切地直呼“爸爸”“妈妈”,快速降低了家长们的防备心。
2 多角色演绎
为了打消家长的疑虑,骗子往往会再冒充学校领导、负责人等身份,对培训班的真实性加以印证,让家长们深信不疑。
3 声称可部分退费
看到家长犹豫不决时,骗子声称“名额有限,先报先得”,制造紧张气氛;另一方面又称事后可退还“培训费”“保证金”,待家长察觉不对时,骗子早已“消失”。
骗子冒充子女假借培训班名义骗钱,主要是抓住了家长为孩子学业提升,在名额有限和名师辅导的诱惑下放松警惕的心理。请广大家长牢记,声称“免试保送”“更改分数”“破格录取”的都是诈骗!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