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新冠病毒“消失”了?感染后一个多月还阳正常吗?


 大江网   2023-02-16 08:55:05 来源:新华社 编辑:涂本昊 作者:
[浏览字号: ]

      春节后,为什么没有出现第二波感染高峰?新冠病毒有没有“消失”?……围绕老百姓关心的感染高峰过后,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局面,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等问题,新华社记者李姝莛专访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

      新冠病毒传播变异趋势是怎样的?

      李侗曾表示,现在估计如果新冠病毒不再发生特别大的变异,那么它的致病率是下降的,对群众的影响是变小了,以后可能相对平稳了。

      总体来说,从历史上看其他的传染病,也是随着时间推移致病力下降了,但是传染性变强了,因为病毒它自己的目的,并不是说一定要打败人类,不是非得要让宿主致死,病毒它只要复制自己,生存、传播出去,就完成它的任务了。

      我们看到新冠病毒在上呼吸道复制,这样它传播速度就更快,效率更高,但是它在上呼吸道复制,肺炎的发生率就少了。另外,从人类跟病毒的斗争来看,如果说这个病很重,得肺炎症状很重,我们会采取更积极的防护措施,它就更难生存。

      感染新冠后一个多月还是阳性,这正常吗?

      有一些患者感染了新冠之后引发肺炎,有的是“白肺”,程度没有到危重症的情况,但一直是阳性,对于这种情况,李侗曾表示确实也不少,主要看症状,如果症状缓解了,那么阳性对他本身没有太多的影响,可以不用去管,继续观察即可。

      这些人主要是免疫力比较差的人群,比如说老年人,还有一些肿瘤患者,还有一些用了免疫抑制剂的人,他自身的抵抗力没有办法清除病毒,但绝大多数是已经没有新冠相关症状的,也不需要多虑。

      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忘事,这正常吗?

      有些人转“阴”之后,时间过去一个月甚至一个半月,还会出现乏力、喘不上气等情况,针对此,李侗曾表示,这个情况确实也很常见,因为病毒其实不仅仅是侵犯我们的呼吸道,它对全身很多器官,像大脑、心脏等都有影响,我们的原则是,如果症状是逐渐有减轻趋势,大家就可以放心些,多休息,再等一等,再耐心一点,如果说超过半个月了,这个症状反而加重了,或者是说已经好了,突然又加重了,还是要到医院请医生来评估一下,是不是有新的问题。

      至于所谓的“脑雾”,大家一般反应是记忆力下降,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忘事等等,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情况,可以自愈的,大家也不用太担心。

      为什么第二波新冠疫情感染高峰没来?

      春节之前很多人都担心,春节期间大规模人员流动,会有第二波的疫情高峰,但实际上没有来,为什么?

      李侗曾回应,从2022年12月到2023年1月初,这段时间大部分地区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在刚感染之后,我们的抗体水平是比较高的。所以,这次春节虽然有很多人员流动,大家也参加了很多聚会,但由于这个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异,所以也没有出现新的疫情高峰,从目前来看已经平稳度过了这段时间。

      新冠疫情还会再来一波吗?

      李侗曾表示,从国外的很多地方来看,新冠疫情没有那么容易消失,往往是一波疫情之后,过两三个月就又来一次小的疫情,甚至有的地方是,每隔3到6个月就来一次疫情,所以,我们国家刚刚经历这样一次大的疫情高峰。

      下一波是什么时候出现,会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还都不知道,只能是说做好这方面的监测,同时也提醒脆弱人群,要更好地做好防护。

      感染之后一般保护期,是3个月到6个月以上,对于免疫力好的人,可以保护6个月以上,免疫力差的人,可能3个月以后,他的保护率就下降了,但是在3到6个月之内,我们相对是安全的,除非这个病毒再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异。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