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熊细娇、周馨报道:大年初一是农历新年的伊始,在这一天,除了要鸣炮开门,吃年斋之外,还有添丁上谱、拜年等重要年俗。
在鹰潭,吃过早斋饭后,祠堂大门之内早已云集了同宗的男女老少,等待同族内年纪大、辈分高、有文化的执笔人,将过去一年里出生的男丁的姓名、生辰八字记录在族谱上,谓之“上谱”。上谱后还得送谱,即将上了谱的男丁姓名、生辰写在红纸上,敲锣打鼓送到男丁家中,名曰“送喜”。

祠堂视觉江西邓丹摄
在南昌安义县,这种年俗称之为“报丁”。“报丁”就是各家各户上年生了男孩的,都要端着蜡烛、供香、花生、糖果、饼干、桔子等到本族祠堂去,将添的男孩名报到主事人那里,说是向祖宗报到,并由专人写上族谱,以供世代留传。“报丁”结束后,报丁的家人将带来的花生、糖果等抛洒到地上,让在那里的小男孩哄抢,抢的越欢,表示热闹,也越表示来年大发。最后燃放鞭炮,以示祝贺。
初一除了报丁上谱,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拜年。在江西,各地的拜年习俗也都有少许不同。
抚州初二开始拜年,一般按辈分顺序,再按近远亲疏。拜年从初二至十五上午进行,初三除外。拜年礼品也很讲究,要缝双数,过去为雪片糕、面条、饼、甘蔗等,蔗为“节节高”,饼为“平平安安”。

雪片糕陶涛摄 人民网发
南昌人正月初一开始拜年,拜年习俗也十分丰富。南昌有句俗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这指的就是南昌人的拜年顺序。一般由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见面时打躬作揖,连声说“恭喜发财,事事如意”,见了老一辈就说“添福添寿”。主人请客人吃点心叫“请端宝”,客人表示谢意,非亲密的朋友,是不会吃的,只是说声“宝存库”,然后拱手告辞。
南昌人过年还有换茶的习惯。换茶是“换财”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发财。地道的南昌方言把过年招待客人的点心和糖果叫做“换财”。大年初一,小孩子一大早就要在脖子上挂一个小红布袋,去族人家拜年并索要“换财”,直到把小布袋装满才回家。
今年,你准备去哪些亲戚朋友家里拜年呢?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