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建设平安校园 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大江网   2022-12-03 17:58:00 来源:大江网 编辑:谢凌瑾 作者:张建荣
[浏览字号: ]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以航运类专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位于全国闻名的“青年创业之城”“鄱阳湖畔的明珠、京九线上的名城”共青城市,在校学生一万余人。

      学校重视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把平安校园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创新安全工作思路、深化安全育人教育、注重安全队伍保障、强化三防育人建设,形成以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1233”安全管理体系。“1233”安全管理体系即:构建一个安全工作育人理念、深化两项安全教育内容,强化三支安全队伍保障,注重三防育人建设。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构建了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保障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构建一个安全育人理念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的育人理念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了“以生为本、铸魂育人,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的安全工作理念,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强化两项安全教育内涵 夯实安全教育效果

      深化学生思想教育,确保学校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一是抓思想引领,学校以价值引领核心,深化“三航”育人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态化的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充分发挥朋辈互助的作用,开展青年微课堂、微团课、鄱湖之声等活动,用正能量引领青年学子,深化了学生典型引领工作;学校强化网络思政,构建了“两微两平台”的网络思政格局,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学校将3月份确定为“综治宣传活动月”,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广播电视、LED显示屏、横幅、校园网和QQ、微信等平台广泛开展安全法纪教育活动;学校加强警示教育,邀请公安、消防、医务人员来校开展反诈、交通安全、创伤急救等知识讲座,增强师生风险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二是抓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坚持举办“5.25心理主题活动日”活动和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坚持组织新生进行心理素质测查等。

      深化安全专题教育确保师生安全一是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根据青年大学生常发、易发的问题,学校编印《共青科技职业学院警示教育材料汇编》,让同学们吸取经验和教训;二是常态化开展主题教育。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定了每个月的主题教育内容。学校坚持组织学生参观共青精神体验园、耀邦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坚持开展学雷锋、爱心传递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常年坚持开展到敬老院关爱老人和义务献血等活动,培养师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受到社会认可;三是常态化开展安全培训。学校坚持对各级干部和学工、保卫人员进行民族、宗教、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培训,组织了灭火、应急疏散等演练,增强了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学校坚持将心理健康、新生安全法纪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开展了个体和团体辅导、心理素质拓展、危机干预等活动,促进了学校的安全工作。

      加强三支安全队伍建设 强化安全人员保障

      一是加强了保卫队伍建设。学校设保卫处(平安建设办公室),配齐配全了安保工作人员,目前学校共有安保人员30余人,负责校园门岗、交通、巡查、消防、纠纷处理等事务,是一支年龄结构适度、学历结构合理的具有战斗力的队伍;二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学校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参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规定配备了50余名专职辅导员,辅导员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加强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和安全教育工作,是落实学校预防为先、教育先行安全工作思路的重要力量;三是加强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干部队伍是学校安全队伍的重要力量,学校利用每学期一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加强学生干部培训,铸牢学生干部思想之魂,调动学生干部主动参与学校安全工作,及时化解日常学生间的小矛盾。

      实施三防育人提升工程 提升校园安全水平

      强化人防。学校建立了多层面值班制度,常年坚持每天有一名校领导、中层干部担任的全校行政总值班,同时还有保卫、学工、宿管、网络管理、水电等部门、人员的专门值班,确保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发生任何问题都有足够的力量及时有效进行处置。学校按1:200左右的标准聘用了50余名专职辅导员,他(她)们工作在一线,生活上住在学生宿舍楼内,增强了学生宿舍楼安全教育管理的力量、质量。学校以学生宿舍楼为单位设立了自律委员会,构建了辅导员、宿管员、学生骨干齐抓共管的“三位一体”的楼栋和谐安全管理机制,使常态化教育、管理、服务能落地落实;学校发挥学生骨干在校园平安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了由学生骨干组成的教官队、义务消防队、校园文明督察队、矛盾纠纷调解员队伍、心理保健员队伍等,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改进物防。学校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实训实验室、宿舍楼、食堂、店铺等全部室内场所配备灭火器1500余个,实现了应配尽配。针对全校消防水管老化、破损的情况,学校争取理事会的支持,重新铺设了全校的消防管网,消防设施得到极大提升。学校为全体保卫干部、保安员、楼管员更换了新制服,配发了肩带式警灯、强光手电等器材,配备了两部校园110巡逻车,增强了治安防控效能。

      加强技防。学校校园网安全防护设备齐全,图书馆、综合楼、实验实训等重点场所防火防盗防毒设施设备符合标准要求。学校在校门口、学生宿舍楼等重点场所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校园监控实现了全覆盖,全校探头总数达到400余个,有效发挥了防控、震慑作用。

      近年来,学校通过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因此连续八年被评为共青城市维稳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江西省教育工作、江西省教育厅授予学校“江西省平安校园”称号,学校被评为第四届中国民办教育百强职业院校、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能力培训双百工程“示范培训机构”、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首批“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试点学校”、江西职业教育十佳示范学校、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中国社会组织评估5A级单位,2016年至2018年度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为“优秀等级学校”,2022年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文/张建荣 图/张承鑫)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