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隔离不隔爱 | 这一年 海航航空用温暖关怀守护“疫”线


 大江网   2022-11-24 14:54:45 来源:大江网 编辑:黎萍 作者:周珊珊
[浏览字号: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关心关爱因疫情隔离的民航一线工作人员,海航航空多举措、全覆盖,从生活起居到心理健康等全方位为隔离人员送去关心关爱。截至目前,海航航空旗下各成员企业年度累计因公隔离约3万人次,开展隔离员工慰问座谈会560余场,组织心理健康讲座、“三基”培训、趣味比赛等各类线上活动380余次,用丰富多彩、实实在在的暖心关爱服务筑牢疫情防控温情防线,让隔离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派送隔离关爱“大礼包” 织起心灵健康“防疫网”

      隔离期间,海航航空旗下各单位领导干部积极开展隔离慰问工作,为隔离人员送去“爱心大礼包”。除生活必备物资外,接连不断的零食大礼包,意想不到的书籍、字帖、手机支架等贴心物件也一应俱全;特殊日子还有公司精心准备的惊喜生日蛋糕和暖心卡片,实打实地把关心关爱送到员工心坎上,让爱心汇聚在疫情防控一线。

      为及时有效缓解隔离人员的心理压力,各单位主动邀请EAP专业讲师持续开展线上心理讲座、设置心理援助专线,与大家积极互动,分享解压小窍门;各单位工会联合生产部门采用线上座谈、电话问询、视频通话等方式,及时掌握隔离人员的健康状况、情绪变化,积极做好政策解读、答疑解惑以及情绪疏导等工作;建立暖心微信群,安排专人与集中隔离人员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开展线上互动,建立困难员工帮扶机制,织起心灵健康“防疫网”。

      北部湾航空、金鹏航空开通线上心理咨询热线,为大家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分享缓解焦虑情绪方法;长安航空建立“疫情隔离员工关爱站”工作机制,组建“职工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线上座谈、心理讲座,确保员工身心健康,保障生产运行安全平稳有序。

      隔离时光“拒绝单调“沉浸式”享受生活

      隔离有期,活力无限。大家都在用最积极乐观、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度过漫长的隔离时光。

      海南航空每日线上发起有奖竞猜活动,隔离员工通过抢答方式获得积分,兑换精美奖品。

      乌鲁木齐航空组织开展健身达人“动”出快乐、才艺大比拼、宝藏分享、亲子时光等线上活动,让隔离员工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态、活力飞扬,静待“疫”散。

      与此同时,隔离员工们也在自发充实着隔离日常,他们当中有人利用隔离时间作画、有人提升岗位业务、有人攻读英语课程、有人栽培花卉绿植、有人健身跳操、有人精进厨艺,为民航人难得的闲暇时光来一场放松之旅……

      把特殊战场变成“提升课堂” 养精蓄锐重归“战场”

      为丰富员工隔离生活,各单位积极开展各岗位业务能力技能培训,夯实“三基”建设,确保隔离期间专业技能“不生锈”,为后续复工复产打下坚实基础。

      金鹿公务的王士勇教员以“飞行教学法”为主题,组织隔离机组成员开展线上讨论,组织带领大家一起探讨“学习有哪些路径?”“不同个性的人有什么不同的学习方法?”“如何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情绪?”等课题,让参与学员通过线上交流各抒己见,分享所思所感;祥鹏航空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减压和情绪管理及专业类课程的培训学习,持续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

      在这场争分夺秒的疫情防控持久战中,民航人逆行坚守、尽职尽责,全力守护出行旅客、医疗团队、生产防疫物资的安全、顺利到达,而他们的安全也是公司最最牵挂的。正是因为用心关注到员工每一个需求的细枝末节,公司陆续收到了许多员工的感谢与肯定,大家表示隔离期间深切感受到公司的关爱关怀,期待尽快回归到工作岗位上与同事们并肩作战。

      隔离工作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阻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有效防线。海航航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入践行辽宁方大集团提出的“经营企业一定要对政府有利、对企业有利、对员工有利、对旅客有利”的企业价值观,各级党委带领工会用关心、耐心和诚心,为隔离人员办实事、解难题,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暖心服务做得更细致入微,把安全防护做到万无一失,让奋战“疫”线人员安心、平安归来。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