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汉代海昏侯墓有一座真车马陪葬坑,2015年11月,考古人员在坑内共发现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车马器在两千多年之后重见天日,腐蚀严重,脆弱不堪。在所有木车、骏马的三千余件零部件和装饰中(以下简称车马器),有147件经科技考古修复团队近两年的精心修复和保护,基本恢复了出土时的原状。7月12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李文欢接受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专访,讲述了这化腐朽为神奇的幕后故事。

出土马饰当卢腐蚀严重

修复后的马饰当卢

修复后的马饰“节约”

●真车马陪葬坑尽展一国王侯威仪
海昏侯墓真车马陪葬坑位于主墓西侧,占地约80平方米。当时,5辆高等级木质彩绘马车经过拆卸,被一一装入彩绘髹漆木箱内,最后放置在椁底板上;20匹骏马也同时随葬。在汉代,“4马1车”的出行规格是顶级贵族才能享受的王侯仪仗,5车20马的陪葬规格,足以证明海昏侯刘贺在薨逝后,仍享用与生前相同的出行规格。
如今,陪葬的20匹骏马和马车木质框架已腐朽殆尽,仅存痕迹。坑内留存的三千余件车马器,是当卢、盖弓帽、马衔、节约及车軎等马车、马具的零部件和装饰品,见证了两千多年前,海昏侯刘贺车舆马具的奢华威仪。
“海昏侯墓出土的精美‘错金银’车马器,证明了西汉时期金、银等贵金属的提纯和拔丝、压片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李文欢介绍,在两千多年前,工匠就掌握了以金银为原料、以复杂鎏金银合金工艺在青铜器物上绘出各种精美华丽的图案的技术。正是这种鎏金技艺的熟练使用,令海昏侯使用的车舆马具金银璀璨、流光溢彩。
“以我们熟悉的马饰当卢(一种饰于马额中央的装饰物)来说,至少有金色、黄色、浅黄渐变银白色以及双色鎏等4种鎏金花色。”李文欢介绍,对海昏侯墓出土的马具装饰物当卢的研究分析表明,古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即已掌握将不同比例的金、银与汞融合,展现不同颜色效果的方法。
“试想,在当卢这种马具普通装饰物上用金、银作画,就像现在有人把车辆外观镀金、镀银,用钻石装饰方向盘一样,可以说是极尽奢华。”李文欢说,尽管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鎏金技艺,至汉代已经成熟,但在当时来说,用金银合金在当卢上描绘纹饰,材料和人工成本极高,无疑是汉代顶级贵族才能享受的待遇。
●出土车舆马具腐蚀严重质地酥脆
遗憾的是,海昏侯墓陪葬车马器装饰物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逐渐腐蚀,质地极为酥脆。
“海昏侯墓建于新建区墎墩山,看似风景秀美,可这里的红壤通气性差、湿度大,反而是金属文物严重腐蚀的诱因。”李文欢解释说,出土车马器腐蚀程度极为严重的原因,除了时间、土壤、气候等不利于青铜器、铁器保存等因素外,还在于车马坑处于较高的地势——它与处于相对较低位置刘贺棺椁相比,更经历了“暴晒”“雨淋”以及“地下水侵蚀”等极端环境的多重考验。上述种种因素叠加,令陪葬车马器金属的腐化加剧。
“海昏侯车马器饰物的金属成分基本已经‘矿化’,只剩下极少金属残留物。以当卢为例,它的青铜器金属基体消失殆尽,现在可以说是‘一触即溃’。”李文欢介绍,海昏侯墓出土车马器多数已是“徒有其表”,腐蚀程度相当严重。
令人感到唏嘘的是,两千多年前西汉贵族想方设法在青铜器具中配饰金、银以彰显高贵。可他们没有想到,让器具流光溢彩的金丝、银丝和金箔、银箔恰恰是使车马器腐蚀加剧的“致命因素”。
通俗地解释就是,镶嵌了金银贵金属的青铜器、铁器在漫漫岁月中反而更容易诱发化学反应,导致其中的铜、铁、锡、铅等金属元素流失,并变成某种金属的氧化物,使之无法看出原有样貌和本来材质……它们就像经过烈焰焚烧的木材一般,已脆弱不堪。
●现代高科技助阵车马器露“真容”
202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文物修复部联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中心,由两地考古科技工作者共同对147件车马器进行修复和保护。
“文物修复工作的重要一环就是用科学技术为文物‘问诊把脉’,最大限度了解器物的铸造工艺、损伤状况和保存情况,最终决定用什么手段修复。”李文欢介绍,修复团队利用高倍光学显微镜、X光机、金相显微镜等高精尖仪器工具,深入分析每一件车马器的腐蚀程度、铸造工艺、内部损伤情况以及腐蚀发展过程、工艺信息、文物表面装饰等细节,从而为它们量身订制文物保护方案。
由于出土车马器因腐蚀严重徒有其表,考古工作者只能通过现代科技仪器和科学手段,一步步拼凑还原车马器的内部构造、使用材料、铸造手法和原有图案等。
“修复脆弱程度堪比‘苏打饼干’的当卢时,我们在它背面添加了背衬,以增加硬度。还把金银丝片重新处理得光泽亮丽后,再丝毫不差地填充到当卢原有图案当中。”李文欢说,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一副副精美当卢,就是修复团队在一年多时间里紧张修复、保护的工作成果。
李文欢表示,在经过表面清理及加固-除锈-脱盐-拼对粘接-缓蚀-封护等大致7个步骤后,147件车马器被完美修复,原有的精美纹饰得以展现,已经脆弱不堪的文物主体也被科学加固,其寿命也被大大延长,其中有部分车马器已作为展品陈展。
由于海昏侯墓中出土的车马器腐蚀严重,即便经过高精尖技术的修复保护,也只能基本恢复出土时的原状,仍然无法完全再现当年的璀璨模样。它们与海昏侯的故事,还需要更长时间来细细解读。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实习生简承超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