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潦河边随手捡起的石头竟是新石器时代石流星


 大江网   2022-07-04 14:48:00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编辑:黎萍 作者:段萍 张文琪
[浏览字号: ]

      在南昌市安义县境内的潦河(长江流域鄱阳湖支流修水的支流)流域,除了有被河水冲刷的鹅卵石,还藏着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活而打制的石器。

      近日,66岁的南昌市民谌祖华在此捡到了不少石器,其中一块直径9厘米、表面人工打磨痕迹明显的圆环型石器,已被南昌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鉴别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打猎用的“石流星”。这些石器被陈列在谌祖华个人开办的“潦河奇石文博馆”,以供市民及爱好者观赏交流。

    新石器时代的“石流星”

    馆内展品

      南昌市民潦河边拾得奇石

      谌祖华是一名石器收藏爱好者,闲时便会跑到潦河岸边捡石头。“现在,我们家就是一间石头屋。”谌祖华的妻子笑着调侃,这些年谌祖华捡的石头都被他存放在家中。

      早在1989年5月,考古专家就在南昌市安义县进行了旧石器时代石器调查,发现了3处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地点。这个发现,说明当时就有人类生活在潦河的两岸或丘陵地,对研究我省的史前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谌祖华捡到的石头中,部分有人为打磨痕迹,通过查阅大量关于远古时期石器的资料,谌祖华将自己捡到的石头与网上远古时代的石器照片进行对比,发现两者非常相似。谌祖华产生了一个猜想:这些石头很可能就是新石器时代的石器。

      这些判断准不准确?谌祖华想起此前在《江南都市报》上看到的一篇题为“10万年前瑞昌就有人类远古活动”的报道,文章提及瑞昌市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石器,便联系本报记者寻求帮助。见到记者后,谌祖华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自己手机中的照片,“这是石斧,这是刮削器,这是砍砸器……”

      专家:不少为新石器时代石器

      6月22日下午2时许,记者与谌祖华来到南昌市博物馆。他带了3袋自己收藏的石头,每一块石头都用报纸包着。

      见到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后,他小心翼翼拿出一块直径约为9厘米的圆环型石块,石块边缘平滑圆润,中间有一圆孔,一条麻绳从圆孔穿过。“这根绳子是我绑上去的。”谌祖华根据查阅到的资料,还原了当时人类的使用方式。

      “这个圆环型石块是新石器时代的‘石流星’,是用来打猎的。”考古专家拿起绑在石器上的绳子,把石器轻轻往外抛,向我们演示了“石流星”的使用方法。

      据介绍,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石器的最大区别,在于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只会通过敲打方式来制作工具;而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学会了打磨石器,并且还会利用绳子来捆绑其他石器组合使用。

      经过专家初步判断,谌祖华拿来的3袋石头中,近一半都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石器。

      开办奇石馆展示江西古代文明

      谌祖华酷爱奇石,这十多年来,他常常到潦河流域的滩涂上捡石头。拾得的石头有的是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有的上面还有“作画”痕迹,其中一块刻画“鸟”的奇石让他引以为荣。

      “我想让安义人乃至更多地方的人都能够看到我的石头。”2021年3月,谌祖华在安义县京庄巷内租了一间房子,将其命名为“潦河奇石文博馆”,并将自己收藏的200余块精品奇石归类免费展出。

      对于馆内的奇石,谌祖华查阅了大量资料,尽可能给每块石器标注好名称。如有人询问,他便会充当讲解员耐心讲解。“我的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石器文化,领略奇石的魅力。”

      文/图 赵琼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实习生张文琪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