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综述:美国变本加厉的“黑客帝国”行为威胁全球网络安全
新华社记者
近来,美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恶行再次成为关注热点。多份报告显示,在“斯诺登事件”激起国际社会公愤之后,美国仍不知收敛,对外大肆窃听他国信息,对内也肆无忌惮窥探公民隐私。这个变本加厉的“黑客帝国”已成为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的一大威胁。
在国际上,一份新发布的网络安全报告披露了美国对多国进行网络攻击和窃听窃密的大量证据。如美国国家安全局曾在30天内远程窃取了970亿条全球互联网数据和1240亿条电话数据。
网络安全企业360提供的报告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曾通过其下属的“接入技术行动处”等机构,使用被称为“量子”的网络攻击武器平台等工具,对包括盟友在内的多个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东南亚-中东-西欧4”光纤通信系统等目标实施了攻击和窃密等。
这不过是美国在网络空间恶行的新证据。被广泛认为开启了网络战时代的“震网”病毒,据媒体报道就是由美国开发。2010年,伊朗纳坦兹核设施电脑网络遭“震网”病毒攻击,大量铀浓缩离心机瘫痪。

2015年3月18日,斯诺登在德国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上接受远程实时访问。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2013年的“斯诺登事件”让国际社会得以一窥美国“黑客帝国”真面目。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斯诺登曝光美国政府广泛进行网络监听,连自己的盟国都不放过。此后,一些西方国家媒体也纷纷揭批“盟友”美国的行径:德国《明镜》周刊报道说超过5亿条德国电话和互联网数据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窃取,法国《世界报》则报道了法国境内约7000万条电话数据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窃取的情况……
尽管各国舆论一致谴责,但美国并未收手,反而变本加厉。就在去年,欧洲媒体又曝光美国监听欧洲多国领导人和高级官员。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时任总理默克尔当时要求美国就此做出解释。马克龙说:“如果这一消息是准确的,这在盟国之间是不可接受的。”
中国是美国发起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网站去年发布的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捕获计算机恶意程序样本数量超过4200万个,其中境外恶意程序主要来自美国,占比达53.1%。
在美国国内,民众隐私也被肆意践踏。就在今年4月,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过去一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对美国民众的电子数据进行了多达340万次的搜查。
美国中央情报局也是如此行事。今年2月《纽约时报》报道称,根据最新解密的联邦参议员信函,中央情报局长年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搜集大量数据,侵犯美国民众隐私。有参议员抱怨说,中情局从未向美参议院情报委员会透露这些情报搜集活动,这些隐蔽的活动颠覆了美国民众对近年来颁布的一些立法的理解,这些立法限制、甚至禁止情报机关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搜集民众相关信息。

美国对内对外大肆窃听监视的目的是什么?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试图通过控制全球信息来“扭转不可避免的颓势”。通过监听整个世界来精确跟踪民众的思想动态,正成为美国在全球竞争中最重要的一种资源。美国如此行径,说明它是名副其实的“黑客帝国”“窃听帝国”“监视帝国”。(参与记者:黄堃、谭晶晶、冯玉婧、陈晨)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