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全媒体记者方方
中国江西网讯 每逢佳节“被相亲”,这应该是许多大龄男女在节假日回家都会面对的情况,亲戚瞒着你们物色了一大堆相亲对象,只等着你们放假归来,或许是推门而入时就已经进入了相亲模式,又或许是一顿家宴却成了变相的相亲宴。
不过,随着父母们对网络社交软件的接受和运用程度越来越高,不少大龄男女们发现,“被相亲”逐渐升级为了“被网上相亲”,虽然少了回家拉去相亲的困扰,但却多了被电话骚扰的烦恼。
短信电话不停还以为是诈骗
今年26岁的黄小姐在南昌做文员,虽然在老家这个年纪的都已经结婚生孩子了,但黄小姐并不着急。“不过我们家里人不这么想,感觉过了25岁就只能找老男人了,每次回家都要张罗着相亲。”黄小姐说,在父母的安排下,她已经把老家未婚男青年相了个遍,可都没合适的,原本以为家里人这下能消停了,可没想到她们还琢磨起了“网上相亲”。
黄小姐的小姨算是对网络比较熟悉的,于是就替她在某个婚恋网站上注册了号,“我的各种信息都填了上去,电话号码也公开了。”从此,黄小姐就开始了被电话和短信轰炸的日子,“一天能接到十几个相亲网站的电话,一开始还以为是诈骗电话,后来又发了短信给我,才发现自己不知啥时候居然在相亲网站上‘被注册’了。”
对此,黄小姐深感无奈,才明白是自己家里人搞的,好在后来电话逐渐少了,没太妨碍正常的生活工作。
父母们先聊上了 先做亲家再相亲
最近,张小姐有点烦恼,她的妈妈喜欢上了某个相亲网站,整天在上面和别人聊天,“我一开始还以为我妈背着我爸在外面搞网恋呢!谁知道仔细一看,全是在推销她女儿我的。”张小姐说,这个网站是专门针对愁嫁娶的父母的,聊天的双方也都是孩子父母,先让双方父母谈着,满意了再让孩子们谈。
“其实,对于这样的相亲方式我是挺反感的。”张小姐觉得为了找对象而找对象的目的性太重了。张小姐说,我今年28岁,有自己的正式工作,也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更有自己的思想,可我妈居然在这网上和一个男孩妈妈聊得欢,都亲家长亲家短的,“完全没想过我和人家男孩子能不能成。”用张小姐的话来说,感觉就像被拆开来,按分量给卖了。
不想“被相亲”该怎么应对父母
多数人在“被相亲”得知是家人或朋友的安排后,既无奈又不能责备关心自己的人。33岁的读者刘先生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去年年底,我开始接到各种相亲的电话,回到家里才知道是我妈注册了三四个相亲网站,为此还花了不少钱。”
面对这样的情况,刘先生告诉记者,他首先找到了父母,告诉他们现在网络骗子有很多,并且整理了网络相亲被骗去传销的案例给父母看。“我爸妈开始摇摆不定的时候,我再开始阐述我的观点。首先我明确了自己并不是不愿意结婚或者处对象,让我爸妈安下这颗心。另外,我也给他们安排了一些业余活动,比如上上戏曲课等等,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其实父母很好哄,让他们生活充实了,对孩子放心了,他们就不会那么焦虑了。”刘先生说。(江南都市 报)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