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禧攻略》剧照
心理话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热播宫斗剧《延禧攻略》的相关话题天天上微博热搜。“大猪蹄子”成了流行语,“莫兰迪色”彷佛给大家上了一堂美术课。
从《金枝欲孽》《甄嬛传》到《延禧攻略》,以及近期的《如懿传》,宫斗剧就像永不过时的时尚符号,让观众一次次吐槽,却又一次次虔诚地坐在电视机前,好像吃重庆火锅似的,一边被辣得冒汗,一边又大喊过瘾。
从心理学的角度,也许我们能通过宫斗剧引人入胜之处,进而看见自己在观影的过程中,展现了什么样的特质与想法。
距离让人忘记生活的苦涩
印度宝来坞影视产业之蓬勃,只有美国好莱坞能与之比肩,背后原因就在于电影是印度民众的重要娱乐,民众看电影只用花几块钱,就能从生活的辛苦中获得慰藉。
宫斗剧的背景首先是皇宫,里面的亲王、妃子各个身着华服,住在华丽的宫室之中,从简单的洗漱到吃饭、睡觉,每一样都透着高贵与精致。这和一般民众为生活所苦,花几块买菜钱都要锱铢必较的生活景况相去甚远。
如瑞士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所言:“审美需要适当的心理距离。”宫廷生活和普通人日常之间压倒性的差距,反而使人能够放下比较的得失心,怀着纯粹欣赏的心态去观赏。相反的,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情,反而容易引起人的比较心理,激发不快。
就像一般人或许会羡慕比尔·盖兹,但不会嫉妒、恨。但自己住着老公房,同班同学却住在马路对面的千万华厦,就容易引起不满心理。
所以人们爱看宫斗剧,是因为能通过距离,得到审美的快乐,舒缓现实生活带来的种种负面情绪。
移情使人入戏,入戏使人移情
宫斗剧的要素,除了宫廷就是人际之间的权谋、尔虞我诈的政治角力。
就像当年《金枝欲孽》的海报台词“宫廷内,是非地,斗争不断”,但下面才是重点,“道尽人情冷暖”。
“移情”一直是爆款作品不能或缺的创作元素,一部容易使人移情的作品,意味着能够通过作品本身的内容,让人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每个人都可以在剧中的某个角色身上看见自己,或是看见某个影响我们生命的人。这样就会让我们不自觉地带入,深深入戏。好比在《延禧攻略》中,有人能在富察皇后身上,看见自己故去母亲的影子,回想起曾经受过的那些关怀。所以在皇后受难后,更容易为角色同仇敌忾,希望在戏剧中看见害死皇后的人受到惩罚。
哲学家让-保罗·沙特(Jean-Paul Sartre)说,人最大的自由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
但真实的自我随着人的成长、社会化而受到不断压抑。通过宫斗戏的移情,也激发了我们活出真我的冲动,使自我某些长期压抑的欲求在看剧中得到满足。
比如女主角魏璎珞想法正派、性格泼辣、一方面怼天怼地,同时兼具智慧和能力,可以在群体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的“大女主”很迎合现代观众的心理,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年轻市民,因为生活得过于压抑,从小接受的又是市场化、个性化的教育,他们内心的“怼劲儿”很强,而魏璎珞就代替他们弥补了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缺憾。
看宫斗剧完成一段心灵之旅
过程再激烈再狗血的宫斗剧,最终的结局也得让所有人的角色各有归宿,就像一个人的人生,从少年的热血、青年的奔放、中年的和缓,走到老年的静默。
观众欣赏了一段艺术表演,同时在移情的过程中,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就算毫无感动,能够在生活中多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也算从剧里得到了点安慰。每次观影都像一段心理疗愈的过程,伴随一部剧的结束,彷佛完成了一趟心灵之旅。
也许我们可以在观影之余,想想这部剧唤起了我们哪些感动,正面与反面的情感,并且让这些感受成为丰富自己主演的生活大戏的动力。(高浩容)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