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在线讯(记者张怡官 龙样)又是一年芳草绿,对于我市的非公企业来说,这个春天尤其值得铭记:就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个从天而降的超级科技红包“砸”中了他们,这个沉甸甸的“红包”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壮大提供蓬勃后劲。
这个“红包”里都装着什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里面囊括了来自国外的2300多万条科技信息及国内的近9万条行业专利数据,这些数量庞大的科技信息和专利数据对今后企业调结构、促转型、提质量将带来直接帮助。尤其是对于自身科研力量就偏弱的非公企业来说,这一帮扶政策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带来无限良机。
3月24日,是个拆“红包”的好日子。在市委统战部和市科协的精心组织下,邀请到全市70多家非公企业的170余名负责人及技术人员,举办了一场科技信息企业推广应用服务项目及专利应用工程师培训会。在培训会上,相关专家通过手把手地教、心贴心地帮,让这2300多万条科技信息和近9万条行业专利数据在我市非公企业中落地生根,真正成为他们创新引领的强劲引擎,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的用武之地。
来参会之前,景德镇逸品天合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付碧林心潮澎湃。望着企业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回想起自己在创业初期因缺乏技术而面对的困难,他至今都记忆犹新。付碧林表示,那时候,因为对相关技术和行业信息了解得不够透彻,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经过公司上下的努力,企业终于走上正轨,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就在这个时候,市里给我们送上了这么大的一个科技红包,对我们来说正好能派上大用场,这让我们干事业、谋发展的底气更足了。”付碧林说。
据了解,“科技信息企业推广应用服务项目”是以科技为载体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中央、省、市三级科协组织为企业创新服务搭建科技支撑的一项新举措。该项目通过对国外专利信息进行专业化、针对性分析后,形成了适于国内企业合法应用、逐年滚动式扩充的国外专利信息资源库,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项目通过网上实时共享,为企业提供重要的资料信息查询平台,帮助企业把科学技术快速地转移到生产力上,助力企业技术创新提质增效。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不例外。我市的非公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往往缺乏利用科技信息的意识,创新观念薄弱,因为资金、人才等各个方面的原因,不能形成自己的科研团队。像逸品天合创业初期所遇到的困难,在我市的非公企业中并不是个例。他们有着把企业做强做大的决心,但由于人才、智力、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因素的缺乏,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景德镇的经济发展。
景德镇景光精盛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慧萍认为,此次培训班让非公企业家们刷新了对新科技信息的认知,特别是学会了利用专利查询平台来启蒙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创新与时俱进的力量,对于企业培养创新型科技研发人才,推动企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景德镇恩达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娇则认为,通过这次培训,使企业可以利用新的信息技术,缩短研发周期,节省研发成本,提高研发起点,为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为我们带来了大大的红利,我们也会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研发水平,用好这个专利信息库,让它在企业开花结果。
正如我市的这几位非公企业家所说的,任何一个企业要成功,离开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支持,都是做不大、做不强、做不久的。非公企业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依靠,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支持我市非公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市委统战部致力于围绕“两个健康”,为非公企业打造了一系列帮扶平台,帮助非公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此次的科技信息企业推广应用服务项目走进非公企业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该项目通过“借鸡生蛋”的方式,灵活运用科协组织搭建的平台,携手推动非公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培训班结束后,一位非公企业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通过使用科技信息推广应用服务,他们可以了解到相关技术主题的专利申请情况,借鉴他人的技术来发展自己,分析企业自身所处的市场地位和所拥有技术的优缺点,可以避免重复研究,为企业定位及产品开发提供思路。同时,还可以掌握本行业技术全貌和发展动态,进一步确定市场方向,找到新的产品应用领域,使投入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悉,目前我市共为187家企业免费安装专利信息平台,居全省前列。